30多年如一日,照顾自己瘫痪婆婆的曾国素;为一句承诺,无偿细心照顾一名非亲非故的邻居老人,直到老人15年后去世;山里的乡村医生,能几十分钟嘴对嘴吸痰,抢救准备穿寿衣的病人……昨日,3位道德模范现身道德模范巡讲活动现场,和金堂城管局的一线城管人员分享她们一点一滴的事迹,用平凡却感人的事迹传递正能量。
孝媳照顾婆婆30多年
“其实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尊老是应该的嘛……”讲台上,58岁的曾国素显得有些紧张,说话也是结结巴巴的,不过,听完她的讲述,台下的听众爆发了长时间的掌声。
从1991年开始,曾国素的老公就常年外出打工,家里80多岁的老人和10多岁的女儿全是曾国素一个人照顾。家里经济拮据,曾国素把牛奶、鸡蛋都让给老人和女儿,自己舍不得吃一口。2006年,老人不慎摔倒,将股骨摔坏,当时还在上班的曾国素,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照顾老人都毫无怨言。
为了照顾老人,曾国素48岁就提前退休。老人的身体不能活动,在医院卧床时得了褥疮,曾国素坚持每天给老人翻几十次身,喂水喂饭,洗洗擦擦,照顾大小便,从不厌烦。今年2月,老人以104岁高龄去世,在大家看来,正是因为曾国素30多年来如一日的照顾,才换得了老人104岁高龄。
一句承诺照顾邻居15年
“无缘无故照顾邻居老人15年,是什么让您坚持下去的?”“都是邻居,能帮的忙就帮嘛。”谢全花朴实的回答,使台下响起了一阵又一阵掌声。
1996年8月12日中午,金堂五凤镇,77岁的孤寡老人郭瑞栋大爷像往常一样,挑水回家做饭,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人事不省,幸亏邻居谢全花一家及时发现,将老人送往镇卫生院。经医生确诊,郭大爷系突发性中风导致手部变形,半边瘫痪。一个月后,当郭大爷回家后,竟然发现家里除了一张空荡荡的床外,其他东西已被小偷偷得一干二净。
谢全花得知情况后,将老人的情况向社区反映,并帮忙安顿郭大爷。邻里帮的帮,送的送,终于为郭大爷解决了生活的必需品。可是,谁来赡养瘫痪的郭大爷呢?谢全花主动说,都是邻居,就由她来照顾郭大爷。就这一句“承诺”,谢全花坚守了十五年。
刚开始,郭大爷大部分时间都卧在床上,谢全花只是每天为他送饭,换洗,时间一久,郭大爷也“挑剔”起来,只吃干饭,菜又不能咸。遇到这种情况,谢全花就全家出动,陪他说话吃饭,天气好的时候,还用轮椅推到外面去看一看。时间久了,谢全花全家已把郭大爷当成了自己的家人,逢年过节、老人的生日,谢大姐都会专门准备饭菜庆祝一下。2011年,郭大爷平静地走了,而谢大姐夫妇坚守十五年照顾孤寡老人、孝敬老人的美德在五凤古镇广为流传。
最美医生办起村卫生站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金堂县十佳杰出青年、成都市劳动模范、中国好人……王启蓉获得的荣誉很多,但在她看来,她就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治好患者,是她最快乐的事。
1996年,王启蓉从成都卫校金堂分校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在五凤镇白岩村办起了村卫生站,这一干就是17年。回乡之初,由于经济拮据,她每次购药都要向亲友借钱。每年,她将自家卖果子的钱少部分用于还债,大部分用于购药。渐渐地,村卫生站办得像模像样了,附近的村民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她还用自己卖果子的钱修建了输液观察室和药房。
有一次,70多岁的同村人廖大爷在打完针后突然休克,王启蓉意识到老人是痰阻,俯下身子,毫不犹豫地对着老人的嘴,一口一口吸痰,过了几分钟,吸出一团团带腥臭的东西,她又继续为老人做人工呼吸……看到老人依然没有苏醒的迹象,家属都准备给老人穿寿衣了,但王启蓉依然没有放弃抢救,渐渐的,老人有了脉搏,心跳也越来越快,王启蓉又继续给他做心肺复苏抢救,40多分钟后,终于将老人的生命抢救了回来。“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做的都是应该的。”王启蓉这样说。成都商报记者 邱峻峰
新闻推荐
PM2.5监测仪器有望实现“成都造” 总投资30亿元的10个项目昨落户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成都商报记者刘友莉践行中国梦昨日下午,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新引进10个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82.6亿元,年...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