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成万
“公司正在进行首轮融资,但最终目标是在新三板挂牌,或在创业板上市,以做大生物科技产业,为生命产业投资充电。”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成都海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宗洁,昨日接受《金融投资报》 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金堂项目遭遇资金难题
史宗洁说,公司目前研发的产品有鱼皮明胶、鱼鳞胶原蛋白多肽、猪皮明胶等。为了做大这一产业,公司于2011年1月在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阿坝工业园区投资1. 2亿元筹建川内第一个规模化的动植物天然多肽及产品生产基地,占地面积50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多肽制备生产线,预计去年8月投入运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投资方的后续资金没有按时到位,项目暂时“搁浅”。
史宗洁告诉记者,公司的竞争力在于:一是资源优势,公司生产的鱼明胶原材料罗非鱼的鱼皮、鱼鳞,我国沿海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基地;二是技术优势,目前国内在鱼明胶研发方面只有海兴康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对其技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市场优势。目前我国鱼鳞胶原蛋白的产能不到1000吨,鱼皮胶原蛋白的产能不到2000吨。而天然多肽用于营养食品中乳清蛋白水解物、脑清蛋白水解物都已经进入我国的药典,胶原蛋白需求将超过20亿元,市场空间十分巨大。目前公司除了继续开拓国内市场以外,还将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是东南亚、西亚、欧洲市场,今年预计销售2000万元以上。
史宗洁说,公司的发展目标是致力于原蛋白多肽研发,将鱼明胶做成“拳头”产品,同时开发特殊膳食营养食品系列产品。到2015年时,营业收入5亿元,其中,特殊膳食营养食品投产后年销售额3—4亿元,净利润5000万元,净资产值在现有1000万元的基础上“翻两番”,达3000万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天然蛋白质多肽原材料供应商。
融资首选新三板
“目前公司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远远满足不了公司业务扩张的需求,公司计划通过首轮融资,使其达到3000万元。“目前已有不少创投机构与公司进行接触,但还需要做尽职调查,因此,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创投机构的名称。”史宗洁说,增资扩股的价格将在净资产的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溢价,目前公司净资产在2000万元左右,按1000万股的总股本计算的每股净资产为人民币2元左右。
在史宗洁看来,即使公司原有控股股东不增加出资,失去了控股地位,也不要紧,关键是要将公司产业尽快做大做强。同时,公司还将向战略投资者做出这样的承诺: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不能上市,那么,由当时的净资产值加双方约定的溢价幅度后,由公司回购股份,使其顺利实现退出。
史宗洁说,由于公司所从事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目前只有21名员工,计划业务发展后将增加员工数量到100名。公司同时考虑将部分股权按净资产值作价由骨干员工持有,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公司已于2012年被省政府金融办列为“四川重点上市培育企业”,将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聘请独立董事,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按现代企业运作。“公司在资本市场方面的运作计划及策略是:第一考虑是在新三板挂牌;第二考虑才是上创业板。因为在新三板挂牌的门槛低,而上创业板不仅门槛高,而且排队时间长,公司等不起。”史宗洁坦言。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卢建波天龙科技选育的种羊群■本报记者卢建波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神州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和推动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了很...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