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一所名校仅领办一所薄弱学校,并且结盟后派驻到对方学校的管理干部、骨干教师不低于对方学校教职工总数的5%(不足3人的,按3人派出),原则上领办和托管都以3年为一个周期,中间不能间断
市教育局昨日下发《关于推进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 深化教育圈层融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将通过圈层融合的方式,让中心城区的区县反哺二三圈层的市县,到2017年,力争全市接受领办和托管的二三圈层市县薄弱学校达到50所左右。实现每对区(市)县教育联盟之间,有1~2所学校接受名校领办,3~5所学校通过委托接受优质学校管理。
名校派遣老师
不低于对方学校教职工总数的5%
根据《意见》,市教育局倡导各区(市)县按照“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两种方式来推进圈层间的教育融合,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
在具体执行上,《意见》提出了细化要求,各区(市)县在教育联盟框架下,采取紧凑型方式跨区域组建“一对一”名校集团,一方学校领办对方县域所在地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此外,也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契约式管理”的方式跨区域开展“一对一”学校委托管理,一方委托对方的优质学校管理县镇学校。
据市教育局统筹处处长戴晖介绍说,2009年成都实施名校集团化发展,到现在在执行上部分区(市)县也出现了一定偏差。“有的名校集团学校只是派了一个校长,甚至只是挂一个名校的牌子”,并没有真正实现名校的一个团队派驻到薄弱学校,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的名校集团化发展的核心意义。
为此,此次《意见》专门提出了“一对一”模式,要求在一对一的区县联盟的框架下,一所名校仅领办一所薄弱学校,并且结盟后派驻到对方学校的管理干部、骨干教师不低于对方学校教职工总数的5%(不足3人的,按3人派出)。原则上领办和托管都以3年为一个周期,中间不能间断。而按照《意见》要求,已开展跨区域名校集团发展和学校委托管理的,都要按本《意见》的要求进行规范。
收费标准不增
名校领办的薄弱学校性质不改变
为推进各圈层间的教育融合,《意见》指出,今后市本级安排的名校集团发展专项经费,将主要用于名校跨区域领办的管理运行经费补助。市本级安排的学校委托管理专项经费,用于对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购买优质学校服务的成本补助。
市教育局将建立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的学年度工作考核机制,并纳入教育“圈层融合”工作考核内容。建立预警和淘汰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区域间的结盟情况实行动态调整。
此外,《意见》还着重强调了“名校进县域”、“托管到乡镇”的公益性。要求“成员学校、乡镇学校不得因名校领办和优质学校管理改变性质、类别,不得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戴晖表示,《意见》中提出“鼓励社会优质教育机构在公共、公益原则下,参与学校委托管理”意思是说,今后地方政府也可以向民办机构、学会等购买教育服务,让这些民办机构托管区域内乡镇学校,但即使民办机构托管后,学校的性质也不能改变,地方教育部门不能据此将学校改设为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等性质,不能通过这些方式改变学校的类别,从而增加学校的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首批通过备案的委托管理和名校领办学校名单
A委托管理类
蒲江县教育局委托青羊区金沙小学管理蒲江县金钥匙学校
崇州市教育局委托温江区成都师范附属实验学校管理崇州市桤泉学校
蒲江县人民政府委托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管理蒲江县职中
大邑县教育局委托成华区成华实验小学管理大邑县子龙街小学
B名校领办类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锦江区-金堂县)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锦江区-金堂县)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临邛分校(金牛区-邛崃市)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大邑分校(成华区-大邑县)
新闻推荐
“公租房的建设真为老百姓着想,环境好,装修好,配套好。”昨日是市民代表集中检查市委、市政府2013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的第二天。冒着炎炎烈日,参加集中检查的市民代表第一组先后来到二环路南三、四...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