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余文龙
核心
提示
毗邻的金堂县和中江县,成为成都德阳工业经济合作的前沿
根据成都市经信委初步设想,成德工业园区将成为承载成都德阳工业合作、产业转移、项目投资和人才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
成都德阳同城化合作发展,双方可以共同将电子信息产业、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等产业集群优势做得更大,形成共同发展过程中的裂变效应
加速推进成都德阳同城化合作,工业经济合作是其中的关键支撑条件。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表示,成德工业经济合作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两市合作共建成都-德阳工业集中发展区(简称“成德工业园区”),按照“两化”互动的要求,将园区打造为成都经济区产业聚集能力较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产城一体现代产业新城,成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支点。计划到2017年,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工业增加值65亿元。
10平方公里起步区
以产业发展优先
在工业经济合作上,成德将建立成德工业经济合作联席会制度,统筹研究两市产业合作规划,合作园区建设和产业联运发展等重大事宜。
根据目前的发展规划,成德工业园区在中江经济开发区兴隆·辑庆工业园区中划定起步区1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则为33平方公里左右。总体按产城一体,组团发展思路规划建设,起步区以产业发展优先。在产业定位方面,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和家具轻纺产业,按产业分区布局,规划建设“成都消费电子配套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引进优质项目,培育重点企业,承接产业转移,与成都市重点产业联动发展。2015年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2017年完成起步区建设,启动拓展区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新城。
配套建城市综合体
打造工业新城
产业协作联动,市场融合一体,公共服务共享,成德之间的这些美好愿景如何实现?
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委获悉,成德双方分别委托金堂县和中江县联合组建“成德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能,负责园区规划、行政审批以及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等工作。双方共同出资组建“成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负责园区开发和经营管理。成德发展公司和园区企业,将优先为中江县、金堂县符合用工条件的城乡居民提供务工岗位,解决园区周边区域居民的就业。
中江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甘志说,与工业园区规划启动配套的地方将修建大型城市综合体,配套的住房、学校、医院、商铺等一应俱全,打造一座工业新城。
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等产业互补
双方合作把优势做大
两地合作优势无可比拟
根据成都市经信委初步设想,成德工业园区将成为承载成都德阳工业合作、产业转移、项目投资和人才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一是加快重点产业联动发展,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协作,推介中江电子企业与成都富士康、联想等整机厂产品配套,在园区建设成都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二是加强家具、轻纺产业的转移,把中江县作为成都市家具、轻纺产业乔迁的主要承载地,支持新都、彭州的家具、轻纺产业制造品牌向中江转移。三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加强中江、金堂的交通联系及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鞋业商城、建材市场投资建设,推介成都投资方到中江建设小商品市场、中药材市场,使中江成为区域性的物流集散中心。
“成都将按照‘支持与合作结合,以支持为主\’的原则推进成德工业经济合作。”施跃华介绍,成都的产业发展在全国、部分产业甚至在全球都具有竞争比较优势。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在产业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业需要“梯度转移”,而成都、德阳两市,无论从交通运输、物流发展、人力资源以及产业链条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合作优势,成都德阳同城化合作发展,双方可以共同将电子信息产业、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等产业集群优势做得更大,形成共同发展过程中的裂变效应。
区域优势互补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德阳市经信委主任蒲正认为,成德的产业互补性很强,德阳在重大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而成都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汽车等产业方面发展较快,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双方产业合作,肯定会产生1+1>2的效应。
德阳市积极支持成德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势互补、重点发展、一区多园、共建共享”原则和“政府主导、股份合作”模式共建成德工业园区,发挥中江电子元器件生产、中药材种植等和广汉石油装备、航空制造的优势,引进电子信息企业、中药材深加工企业、汽车制造的部件配套企业和航空机械配套企业等。蒲正表示,德阳将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
新闻推荐
同时,他还带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仅仅过了一学期,思源学校就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校参加崇州市质量测评,进入各项前10名的学生从原来的6名增加到了16名。同时,刘云亮说,一个学期后,学校教师外出培训...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