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成都先行: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

来源:成都商报 2013-11-08 09:38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徐琼

核心

提示

将试验区

变示范区

成都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下去谋划,以“五项制度建设”为突破,以“六项机制创新”为关键,以“六项重点工程”为载体,正在致力于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进一步将试验区建成示范区。

2013年10月31日,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便民服务中心挤满了村民。第二天就要通气了,大家赶来签供气合同。2012年6月前,青杠树村还是个地道农业村。如今,该村水电气光纤公路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兼具乡村之美与城市之便利。

与以往农民新居有所不同,青杠树村是成都市近两年统筹城乡升级过程中首批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原则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之一。类似的“青杠树”,在郫县安德镇安龙村、花园镇筒春村等地茁壮生长。如今在成都,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更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正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

省委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四川跨越发展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以来,成都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下去谋划,以“五项制度建设”为突破,以“六项机制创新”为关键,以“六项重点工程”为载体,正在致力于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进一步将试验区建成示范区。

青杠树村之美:

以“五项制度建设”为突破,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成都着力于填补农村的制度缺失,以土地、公共服务、户籍、规划、公共财政5项制度建设为突破,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

青杠树村的巨变便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结果。基于房屋土地确权颁证早已完成,青杠树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得到了全村800多户人的支持,参与率高达97%。2013年7月,青杠树村成立了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公司成立后,村民们拿上宅基地本本,到县国土局“小本换大本”,再以宅基地作为抵押,向成都农商银行融资建新房,实现以市场化手段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涉农社区,该村的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水电气代缴网点、幼儿园、文化活动室、污水处理及排水等26项设施将带给村民很多方便。

青杠树村也是创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机制的案例。全村适度集中居住,节约整理出近300亩集体建设用地,村民们决定自行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已经引进4家公司,到村里发展乡村酒店、文化创意产业、会所等。与过去土地整理新增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指标使用被一次性买走不同,这带给村民永久持续增收的可能。在城乡规划一体化、满覆盖的制度保障下,青杠树村较好体现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规划理念。

正是为减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随意性、盲目性,成都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系统、全面、多层次的重点镇、一般镇“1+28”、“1+27”,涉农社区和村(农民集中居住区)“1+23”、“1+21”的农村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今年底,成都全域将提前实现同一区市县低保标准城乡统一的目标。在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方面,成都已完成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消除了城乡居民附着在户籍上的权利和待遇不平等,实现了城乡居民自由迁徙。

玉溪沟村之路:

以“六项机制创新”为关键,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活力。

每年40万元公共资金,平摊到4700名村民头上不算什么,但金堂县高板镇玉溪沟村真办成了一件大事。

今年9月,玉溪沟村“环形公交”项目获得了159万元5年期低息贷款:村里仅需承担2%的年利息,还款的“底气”就来自那笔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金。

像玉溪沟村这般幸运的还有金堂、蒲江、崇州、新都的35个村庄与农村社区。9月29日,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融资建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成都农商银行与成都市小城投公司签订了5年期贷款合同,合同总金额5亿元。这批贷款主要面向远郊农村,通过各村及涉农社区民主决策、自愿申报,经成都市统筹委审批后,由成都市小城投公司投放到农村,用于改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金堂高板镇紧挨工业重镇淮口,但道路水准相形悬殊,此次全镇8个村社都幸运地获得了贷款。

统筹城乡发展,必然要求打破城乡之间相互隔绝、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构建城乡衔接、互动发展的机制。成都围绕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创新完善了村级公共服务、基层治理、耕地保护、农村金融、乡镇职能转变、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6项机制,着力打通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

金堂高板镇玉溪沟村,就是创新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机制的范例。通过新型基层治理机制,玉溪沟村的融资项目完全由村民自主自决。成都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成都探索开展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林权抵押融资。目前,全市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融资余额达32.62亿元,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物进一步扩大。

成都一直在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并在全国率先启动乡镇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民主管理改革,在首批10个试点乡镇中建立乡镇一级理事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机构,推动乡镇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决策公开,扩大群众对乡镇重大公共事务的参与面。

瑞泉馨城之居:

以“六项重点工程”为载体,让农民群众在统筹城乡中得到更多实惠。

温江涌泉街道瑞泉馨城分ABCDE五区,居民8767人,常住人口1.3万人,可能是成都农民集中安置区规模之最。从2001年光华大道建设开始,到光华大道两侧楼盘占地,因政府征地和土地整理项目的拆迁农户陆续入住。10年过去,瑞泉馨城已成为成都新型城镇化的符号性地点,被视为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市民转移、农村向城镇转型的城乡关系演变综合改革示范社区。

走进社区公共服务站,计生、民政、社保、救济、法律、便民等电子窗口一目了然。比照成都市关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瑞泉馨城可谓应有尽有:涌泉卫生院、涌泉九年制学校、金太阳幼儿园、农商银行、中国电信……这样的配套甚至超过了市上规定的“1+23”标准。引进社会资本投入的大型商贸综合体瑞泉馨城生活广场亦在建设中。凭借距光华大道仅数百米之地利,社区打造的美食文化街业已成形。

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成都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深入推进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土地综合整治、小城镇和新村建设、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城乡居民素质提升6项重点工程,努力将改革释放的红利让城乡居民共享。

目前,成都全市已实施完成600多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500多亿元,改善了近45万户150余万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先行先试的改革进程中,成都正努力走出一条高点起步的城市现代化道路,深入实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向“深水区”进发。

今年,成都市研究出台了《2013-2017年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17年,农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差距较大幅度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首位城市”的带头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示范区,成都正在提速冲刺。

新闻推荐

农田变农庄 小草莓带来“大收入” 青白江区打造“一线一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成都商报记者董馨摄影报道核心提示青白江区近年来立足资源、挖掘特色、统筹集成、综合示范、连片开发,创新打造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同时通过“一主三支”示范线,集群连片打造集生产性、生活...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先行: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