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但农业发展相对于四化同步的要求来讲是“短腿”,相对于全面小康的要求来讲是“短板”,必须补长。
■成都地处都江堰灌区的核心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有着千年天府的历史传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抓农业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养现代农民。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在“新”字上做文章,生态、现代两个概念必须充分体现出来,要有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在农村首先体现出来,要加强村容村貌管理,通过示范性来达到规范性,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不仅领导干部要接地气,今后所有服务于农村规划、建设、发展的工作者,都得进乡村、踩泥土、接地气,这样定出的政策、拿出的措施才能符合群众的期盼。甚至可以这样说,不发展农业,不发展农村,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得再好,那都是片面的发展;特别对于县、乡两个层级,不抓农业的领导是失职的领导,抓不好农业的书记是不称职的书记。
■发展现代农业,责任重大;推进统筹城乡,任重道远。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贯彻好中央、省委要求,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深入实施“统筹城乡”战略,抓好制度统筹、产业统筹、建设统筹、主体统筹,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需要指出的是,抓统筹城乡,不能做表面文章,更不能自吹自擂,要真用心、真用功、真投入,切实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精细,让老百姓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共享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成果。
■成都自然禀赋和生态环境优越,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要厘清城市和乡村的边界,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形态和建筑群落,推进山、河、湖、林的自然生态本底与现代城市人居有机融合,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传承文化基因,彰显独特个性,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 张魁勇 摄影 王熙维)继在金堂县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后,3月25日至2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又前往青白江区,继续就这一主题开展深入调研。他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农业发展相对于四化同步的要求来讲是“短腿”,相对于全面小康的要求来讲是“短板”,必须补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抓农业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养现代农民,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紧转02版
新闻推荐
昨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18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其中四川省30起。在四川省通报的3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中,共40人受到处分。工作时间打麻...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