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实/践
犹如一场历史接力赛———在“中国奇迹”走过30年之后,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动力。当此之际,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城镇化,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的最强大引擎。
中国城镇化本身的引擎又是什么?当然必须是新型工业化。那么,值得进一步追问:以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也就是产业立城的强大引擎又何在?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为指引,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定》鲜明提出: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一区多园”发展模式。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不止于纸上蓝图,已为成都实践所验证,并且开花结果。从一区到多园,成都点燃了产业立城的强大引擎。
从一区到多园,为打造产业集群奠定基础。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工业园区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然而,与基于廉价劳动力和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相应,很多园区也成为“散兵游勇”集散地,没有形成现代工业的集群效应。从一区到多园,成都加快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万亿集群和汽车、食品、生物医药等一批千亿集群,成效明显。
从一区到多园,为接受产业转移搭建平台。当世界看中国,中国看西部,而西部看成都,成都也因此迎来规模空前的产业转移浪潮。但在全球一体化的视野下,在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中,成都凭什么吸引人家?从一区到多园,成都准备充分。2013年成都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2家,总数达到252家,稳居中西部城市第一,可为明证。
从一区到多园,为推动产业升级营造环境。产业升级核心动力在于创新,一区多园就是市场主体创新的孵化池和发源地。拿成都高新区来说,2013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039.7亿元,其“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三,全年新转化科技成果280项,一区多园功不可没。
从一区到多园,为优化产业布局创造条件。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一个国家如是,对一个城市亦如是。在此过程中,优化产业布局是关键,一区多园引导了企业市域内合理流动,完善了圈层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以汽车产业为例,成都经开区为核心区,推动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和金堂县“一区四园”一体发展。而以高新区作为核心,辐射带动双流县、崇州市、温江区、郫县等区域发展。
实践证明,一区多园是产业立城的强大引擎。点燃这个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才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正是在这样一个动力机制的传递效应中,打开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的全新格局。成都商报记者 付克友
新闻推荐
人力资源巨头:西部总部落户 成都是唯一选择 肯耐珂萨西南区总裁专业分析成都人资优势:人才多而稳,现代服务业人才西部第一
成都商报记者祝迅全球人力资源巨头眼中的成都产业合理西部第一成都有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会展业以及文化旅游业等多行业、多领域的产业,而且区域化的产业分布非常明显。这种产业化的合理程度,是...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