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赵家渡的老院子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11-23 10:01   https://www.yybnet.net/

□胡仁泽(成都)

我的老家在金堂县城赵镇,老名字叫“赵家渡”,因北河、中河、毗河三江在此汇合,又叫“三江镇”。听母亲讲,1959年金堂发大水,我们院子地势高,水淹刚到脚肚子,河坝街淹到了屋沿。

走进窄窄的近7米长小巷,用篾竹、木框架、泥土和石灰合筑的墙,和黑灰的瓦,组成的院子便展现眼前。不大的院子,最多住过9户人家近50人。挤挤的院子,天井里便是最宽敞的公共地带,邻居们在这里晒衣被摘菜摆龙门阵。夏夜,小娃娃围着手摇蒲扇的大人听故事,有的故意讲鬼的故事,吓得我们不敢上院角的厕所。

院子其实是个小社会,小到邻里借板凳借盐巴,大到红白喜事全院老少帮着跑腿。办丧事,棺材就放在院子里,祭品摆满院子。结婚生日办酒席,往往自家操刀,酒席不外乎是甜烧白之类九斗碗,席桌从院子摆到邻居家摆到街沿上,闹热得很。

院子里曾发生过三件最轰动的事。我出生那年,做小买卖的刘爷爷,偷偷到云秀、栖贤偏远乡下“做生意”,养家糊口,被居民段主任发现了,让刘爷爷写检讨后才放回家,还在全院批评让大家监督,这是我听姐姐后来讲的故事。另外一件是七十年代中期,吴老师家买了台红灯牌大收音机,有时放在天井中央,音量开到最大,全院人都伸过耳朵来听广播。我第一次听到如此有声有色的故事,觉得那匣子太奇妙了。播音员的声音比老师朗读课文好听百倍。还有就是八十年代初,白大哥从豆腐店“单干”出来,是院子里最早做生意的,不到两年,赚了钱的白大哥买了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那个时候赵家渡街上没有几家人有电视机,晚上全院老少围着看《加里森敢死队》,隔壁邻居都跑过来看。

住这种房子,最担心下雨刮风。雨天屋漏是常事,捡瓦是家家户户雨中上演的小品。冒雨蹬梯,轻手轻脚上房,下面的人用木叉叉烂瓦,捡不好会越捡越漏。那时有捡瓦这门行当。家境好的,多安几匹亮瓦,屋里就亮堂些。太阳当空照,一柱柱阳光透过亮瓦斜照屋内,灰尘在光柱里,像尾尾小鱼游动。刮风天,屋梁上瓦上墙壁上的灰渣、粉尘如雪飘下,那时家境再不好也要挂蚊帐。为遮灰和“美观”,找来旧报纸糊墙。

院子采光不好,稍娇气的花就活不了,唯独指甲花美人蕉活得有滋有味,把潮湿的不太明亮的院子点染得生机起来。院子给我们小娃娃带来不少乐趣,“玩具”不用钱买,跳房跳绳、赢糖纸、逮蚂蚱、滚铁环、做泥巴枪等等,比现在独家独户的“小皇帝”好耍。下雪天,穿单衣单鞋的我们,一双红萝卜手打雪仗。蝉鸣时节,天井中央撒把米,见麻雀来吃,果断拉线,竹筛便把麻雀笼住了。

1981年那年,金堂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大水淹得只剩屋顶,洪水两天后才退去,墙壁淹烂了,阴沟堵了,似乎顷刻间,院子老了……而我们这拨娃娃也长大了。

1997年,旧城改造拆了院子,建起一座漂亮的商场。遗憾的是当时匆忙搬家,没同老院子道个别留个影,现在想来,有些对不住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院子、那老屋!

如今,那丛指甲花美人蕉的鲜红鲜绿,那涌动的光柱,仍时时敲着我现在七楼房屋的玻璃窗……

新闻推荐

成都二绕西段月底通车1小时耍遍近郊7城

12月5日,车辆在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试跑。红瓦黄墙的服务站。起于广汉境内,沿顺时针方向环行。连接青白江区、金堂县、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崇州市、温江县、郫县、新都区、彭州市、广...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赵家渡的老院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