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守帅
这个时节,朋友圈刷屏的,都是花儿。油菜花、桃花、樱花、梨花、杏花……一股脑全开了。阳光打在脸上,“剪刀手”遍布花丛,这或是对蛰伏了一冬的人们的最好犒赏。
素以休闲著称的成都人,自然不会错过花期。龙泉驿的桃花节搞了29届,比这更久的,是彭州的牡丹花会,有30+的历史。不分年代远近,无论年龄大小,似乎也跨越了性别差异,人们总对赏花情有独钟。
这便孕育出了赏花经济。君问花期有几期?这个问题还真上了“大雅之堂”。本周一,成都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审议赏花基地建设,提出“县县有美景,月月有花赏”的目标,首期打造17个特色优势赏花基地。
这说明:花期虽短,却不是“昙花一现”,带动增收、拉动消费的实际效果,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花期交替,也可以“闻香不止一时”,持续经年的花海,能够增强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品质和内涵。
从成都市农委提供的数据看,现代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四季赏花奠定了基础。成都上万亩的赏花基地、园区至少有9个,如金堂县三溪、赵家、淮口等三镇,油菜基地种植2万亩,崇州三郎镇有樱花基地1.5万亩,新津永商镇梨花的规模也在万亩以上。
与此相关,成都市农家乐的规模达到4200家,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接近35万人,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实现160.97亿元。
在这个春天,没有华丽舞台,没有鞭炮齐鸣,成都的赏花节会低调“开放”。这一方面表现出政府节俭办会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说明赏花已深入市民“骨髓”,需要的只是个时间提醒。
但这并不等同于政府应减少作为。相反,实现“月月有花赏”的目标,还有大量的功课要做。
春季花期集中,种类相对分散,无形中起到了分流游客的作用。其它季节的赏花,就有可能集中在一地,对道路通行、设施配套、应急保障、接待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解决部分难题,也可以用上互联网思维。比如研发APP客户端,将赏花基地分布、路况动态信息、停车位实时状况、农家乐预定等集中到一个平台,游客从而能与农家乐互动起来,优化出行方式,获得更加畅快的消费体验。
花前树下,固然美好,但不要 “人走花凉”,留下一树残枝、满地垃圾——还有媒体向游客发出了善意的提醒。这几乎是年年都见的一个老话题,放在成都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背景下,依然有其新意。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不仅见诸于外表的干净整洁,更存系于体现内心的举手投足。
花儿绽放的成都,需要这种美好与温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冉倩婷文/图)4月23日,记者从金堂县农发局获悉,得益于该县与省农科院的院县合作项目,近日,猴头菇、竹荪、大球盖菇、灵芝、双孢蘑菇五种优新型食用菌品种试验在金堂县取得成功。据该局相关负...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