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轶事
1927年5月,原奉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因北伐战争部属被歼,败于河南巩县。随后吴佩孚率残部逃向四川,流寓于奉节、大足、达县等地。有人称其养精蓄锐,幻想东山再起。
1931年3月,川中形势纷繁,战火频烧,刘文辉、邓锡侯联军攻击李家钰部,邓军的黄隐、牛范久、刁文俊等部从金堂淮口进攻安岳、乐至。驻金堂的邓军旅长杨秀春部,也掩护刘军陈鸿文师进攻简阳、遂宁。田颂尧、刘湘又趁机参战而取胜。
如此搅成一锅稀粥的川中地区,突然出现一支外来人马,要想过五关越境,真是难于上青天,然而,事情竟有诸多例外。
3月的一天,吴佩孚一行从川东来到金堂县水码头赵镇,他的百人部属,皆佩精良武器快枪,一路防卫甚严。当他们踏入这块三江汇聚的川西要津,吴佩孚首先拜见了四川军阀邓锡侯手下,旅长杨秀春派驻赵镇的黄时英团长。当夜,黄时英安排吴佩孚夫妻二人住在横渚公园图书馆。
吴佩孚住赵镇这天,黄团长殷勤侍奉为之洗尘,席后便是茶叙。他们聊天的主题,始终限于风土人情、佛法孔子老庄及修行,有时黄团长言涉军政,吴佩孚则口前竖指,示意自己并无兴趣。下野的大人物,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表现出立志于江湖才好。
吴佩孚一行人马,翌日黎明即起,早饭后,黄团长亲自送至码头渡河船。
从赵镇到县城城厢,老路不过三十里,吴佩孚与两个副官各乘一马,他的夫人坐一架滑竿儿,行走起来大多步履轻快。
那天上午十点,他们抵达金堂县城外东的东岳庙,驻县城的军阀杨秀春,将客人迎入驻地,自是接待周到悉尽礼数。同时,吴佩孚还附有一信与对方,内容恳切真诚,书的原文是这样的:
“穷蹙(醋)无归,将寄身川边之吴佩孚厄于今日,为特亲缮一书商量假道,愿君等以大义为怀,不扼人于路之日。顾佩孚平日声名,一生心迹,君等当亦闻之熟矣!成功之日,不积财产,更不擅假威福。失败之倾,不走外国,亦不栖身租界,人有责我刚愎者有之,然则岂非尽然?无奈倒戈者众,人心不可问耳!书到此时,尚乞谅我,若矜(冠)失败英雄,予与去路,否则束身受戮矣!”
吴佩孚凭这封信,何以感动多人,能在川中军阀林立,虎踞龙盘的“防区制”时期,仍受景仰,让对方热情放行呢?应该说,读信的军阀们,并不是文化很低的“草莽”之辈,也不是打家劫舍的“绿林”中人。他们读罢此信,想必也同情这位末路英雄。何况吴佩孚到达金堂前,已凭昔日余威,调停邓锡侯与李家钰这对宿敌言归于好,从而致使各军罢战言和,这等不可多得的关键人物,还能让其“束身受戮”吗?
于是,吴佩孚一行夜宿金堂县城,自是安然无恙。第二天他们早起赶路,杨秀春“并送旅资”,助其成都之行。
余勋禾
新闻推荐
在成都市锦江区莲新街道宏济巷21号,占地580平方米的“锦江区社会关爱援助中心”,是锦江区专门为关爱特殊困难群体修建的一处服务场所。作为四川省首家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关爱援助服务的专...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