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种植的7万多袋到如今的100多万袋,金堂县清江镇新水碾村农民郑永友用了15年时间。“今年首次采用了机械化种植,仅此一项就增收了10万余斤姬菇。”郑永友说起来感觉很欣慰。即便是受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他的收入仍稳中有升。更重要的是他种植的姬菇已远销日本等国家。
这只是金堂县众多菌农的一个缩影。3月12日至3月14日,持续三天的第三届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在距成都市区20分钟车程的天府花园水城金堂举办,总投资11.6亿元的现代农业项目落户金堂。这些食用菌项目为金堂县转型升级,带来发展新动力。
转型升级 由“渣”变“菌”
金堂县打造“中国西部菌都”
12日,金堂县2016年第一批现代农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金堂隆重举行。此次共签约现代农业项目31个,总投资达11.6亿元。
此次签约的项目中,峻原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金堂县食用菌产业园投资3亿元,建设100亩的项目,包括食用菌科研、展销、品尝体验、及物流基地;清江镇草菇种植示范区项目由成都恒兴菌业有限公司在清江镇新水碾村投资3200万元,主要利用杏鲍菇下脚料种植草菇、双孢蘑菇,实现菌渣多次循环利用,达到由“渣”变“菌”,促进产业链延伸发展。
不断技术创新
食用菌产业智能化
蒸汽高压消毒、菇房培养……标准化的菌瓶在流水线上列队行进,数月之后,肥厚鲜美的杏鲍菇即可上市。不断技术创新,正在改变食用菌原生态种植。
下一步,金堂县将以食用菌产业研究院为技术核心,同步推进食用菌物流加工园区建设、提升食用菌产业文化内涵、打造食用菌产业核心基地、创建“互联网+”平台、强化食用菌产品监管。
据统计,金堂县在四川省率先实现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后,目前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和商业化栽培示范基地面积全国第一。2015年金堂县食用菌达5.4亿袋,产量40万吨,产值27亿元,外销占80%以上,菌农实现人均纯收入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500余元。力争到2017年,全县食用菌年种植规模7亿袋,产量50万吨,产值40亿元。 成都商报记者 袁勇 摄影 蒋永平
新闻推荐
3月18日这天,前去会见当事人途中,周卫东倒下了,经抢救无效死亡。而这一天,原本是周卫东打算去医院体检的日子。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25日、26日两天,金堂法院即安排全院到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但由于工作...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