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不忘本的“草莓哥”带家乡人致富

来源:成都日报 2016-04-02 22:22   https://www.yybnet.net/

金堂农民刘守平从小就过惯了苦日子,父母去世早,家里穷,靠着政府和左邻右舍的扶持,他家才渡过了重重难关。所以当他创业成功,过上小康生活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回报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带领家乡人民种植草莓走上了致富之路,帮助困难家庭、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他还长期帮助周围的残疾人、年满80岁的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儿童,并与乡内近20名学生建立了长期资助关系。

家境贫寒 努力奋斗成功创业

刘守平在家排行老三,小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他本人也患先天性脊椎弯曲病,后鉴定为肢体四级残疾,此外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家境十分贫困。当时生产队知道他们家的特殊情况,分派轻松活给他们糊口过日子。尽管当年大家的生活都不宽裕,但刘守平家仍得到了左邻右舍的接济,特别是乡党委政府的关怀、残联干部的帮扶,使他家一次又一次渡过了难关。

生活的艰辛让刘守平养成了拼搏奋斗的好习惯,练就了一股不向生活低头的韧劲儿。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18岁时,他独自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在老乡的指点下学做贩卖花生、水果的小生意。1987年,刘守平到成都做起了水果生意。因为诚信经营,从不缺斤少两,加之起早贪黑地辛勤工作,生意越做越火,月收入也接近600元。通过多年艰辛地打拼,生意经验、人脉以及资金等各方面资源也有了一定的累积。1998年,他与朋友合伙开起了“新天地”货运公司,成了小有名气的水果经纪人。2006年,他筹款40万元买下了一个火车票代售点,并成立了成都市路路通票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彼时,刘守平的年收入逾50万元,可以说是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

做人不忘本 带领乡亲共致富

虽然自己过上了好日子,但只要一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还从事着传统的麦、玉、苕种植,过着较为贫穷的生活,刘守平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总想着要做点什么。金堂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平桥乡的外出务工人员也非常多,刘守平就利用自己的售票点帮助家乡的老百姓解决买票难问题。

2011年初,经乡残联推荐,刘守平作为成功残疾人士参加了平桥乡“回乡创业”座谈会。座谈会宣传了多项优惠政策,动员大家回乡创业。刘守平联合6个股东,投入近600万元资金,成立了四川金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市、县残联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种养殖业扶持政策下,他在家乡成立了成都金堂金森冬草莓专业合作社,冬草莓果品从2011年11月下旬开始上市,直销北京、上海、银川、太原、乌鲁木齐等大城市。成都金堂金森冬草莓专业合作社产品已成功注册“金森莓”金字商标,并完成有机申报认证。

随着公司的发展,刘守平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周围的残疾人、年满80岁的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儿童,同时,他还与乡内20名留守学生建立了长期资助关系,给予他们学业和生活上的帮助。本报记者 杜文婷

新闻推荐

是老师也是朋友 老通讯员钟智勇与《成都日报》的故事

“看《成都日报》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它见证了我的改变和成长,每一段的经历都非常宝贵和美好。”从一名教师到通讯员,在老通讯员钟智勇的职业经历里,文字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也与《成都日报》...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忘本的“草莓哥”带家乡人致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