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做好发展带头人 建强组织堡垒本报记者走进我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走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陈泳 袁弘 文/图

来源:成都日报 2016-06-27 21:32   https://www.yybnet.net/

建堡垒 强产业 带富村民

——记蒲江县长秋乡古佛村党总支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驶上长秋山,青翠的柑橘林沿着山丘起伏蔓延,枝头一个个深绿色的柑橘已有鸡蛋大小。古佛村几位村民正在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指导下将大部分果子剪掉,只留下最好的几个。“这都是丑柑,今年党员们手把手教我们疏果,一亩地至少赚1万多!”

就在几年前,古佛村头上还戴着“贫困”的帽子。这个紧邻眉山的深丘村,一度是蒲江最边远落后的地方。近年来,村党总支以夯实战斗堡垒为根本,以发展优质柑橘产业为支撑,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建设“最美橘香田园山村”,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4280元,实现同比增长16%。

建强堡垒 练就一身好内功

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覃照军简直没想到,自己还能到浙江大学当一名学生。“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当好领头雁,自己还得有两把刷子,这是我们对所有党员的要求。”村支书覃素蓉告诉记者。

在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有一个古佛村党总支自己制定的“三不标准”:受气不小气、小心不小胆、创新不激进。按照这“三不”,古佛村党总支以建强支部堡垒为目标,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努力做到班子强、队伍齐、人心聚。

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古佛村先后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到浙江大学、成都市委党校、成都村镇学院等地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4名班子成员全部是柑橘种植能手,家庭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为了严肃组织生活,村上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并每月交流学习体会,班子成员每季度轮流讲党课,党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做到党小组学习有主题,支委会交流有议题,支部大会讨论有专题,党员到会率超过90%;根据全村党员的柑橘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村党总支采取“党性教育+柑橘产业技术”的模式,对全村党员开展普遍性、常态化、全覆盖培训。目前,该村共开展党员培训12期,受训人员1500余人次,党员参训率达100%,党员“双带”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同时,古佛村还对党员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示范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记实管理、量化考评、亮分公示,年底召开党员大会,公布每名党员先锋指数考评情况,对优秀党员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合格党员开展组织处置;对处于基本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亚健康党员”及时跟踪、约谈提醒,确定帮教联系人,做到不见好转不松劲,不达标准不撤兵。

做强产业 山村橘香满田园

黄昏时分,古佛村7组徐永进家的果园里热闹起来,同组的朱永进、王继和徐永康都来了——今天徐永进要给他们开个“小灶”,教他们高温下的丑柑管理。

徐永进是名老党员,也是当地出了名的丑柑种植能手,去年他家的丑柑卖到了11元/公斤,可同在一片山丘上,朱永进、王继和徐永康的丑柑每公斤却只能卖到8元。“虽说都种上了丑柑,可技术有差异,管理水平有差异,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村比较普遍。”据该村柑橘党总支书记刘洪兵介绍,从今年起,村上从党员中选出10位技术能手,每位与周边3—5户果农建立起“紧密联系体”,负责手把手传授管理技术,下一步,再由这些果农以同样的方式将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

带领党员靠前站,带着群众一起干。近年来,古佛村党总支正是以这样的理念,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路子。

古佛村共有柑橘3400余亩,但蜜橘、脐橙占了一半还多,市场效益不高,群众收入一直上不去。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总支组织村社干部分组召开群众大会,一笔一笔地算收入账、一户一户地做思想工作,说服群众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实施“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1+3”运行模式,参照“大园区、小业主”的思路,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订购农资、统一定销产品、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开展专业化服务,分户经营核算”的“六统一分”经营管理模式,推广标准化生产方式。

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村党总支多次组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结合县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和全乡新村建设规划,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最美橘香田园山村”,整村推进柑橘有机种植模式的思路,邀请农业教授、农技专家组建党员技术服务队,开展有机种植土壤改良、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修枝疏果等现场培训,2015年全村完成土壤改良1900余亩,种植优质杂柑3000余亩,其中500亩获得国内标准有机转换认证、欧盟标准有机转换认证“双认证”证书(2015-2016)、1000亩获得国内标准有机转换认证。

本报记者 陈泳 文/图

女博士投身农业 做示范带富乡亲

——记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丽丽

走进位于金堂县官仓镇叶家店村的金满堂现代农业园,一位身材娇小,眉目清秀的姑娘正在大棚里比对辣椒新品种——她就是2009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的段丽丽。她牵头成立了农民专合社,统筹建起农业开发公司,不仅创下年产值超5千万的好成绩,还带动双流、新津、金堂等多地总计约2万余农户,通过发展大棚果蔬致富。

自主创业 主动投身农业发展

“这是我们今年刚比选出来的辣椒新品种。”走在勃勃生机的田间,段丽丽挨个对每种作物的种植、嫁接、育苗等技术侃侃而谈。这样的反差让记者印象深刻。段丽丽的话语不多,却有着一份独特的自信。

在一般人心目中,博士的印象都有些古板,可眼前的段丽丽充满活力。2009年,段丽丽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拿到博士学位的她,当得知金堂县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对高端人才引进有不错的扶持政策之后,她毅然向单位递交了辞呈,来到金堂开始了她的梦想。

在创业初期,她了解到嫁接技术能让黄瓜提前丰收,便独自前往山东寿光学习嫁接技术。一个月下来手都磨出了老茧,但短短两个月后,她每小时就可以嫁接145株以上的黄瓜苗。回到成都后,她用学来的技术搞起了黄瓜嫁接,因为能够提早上市,价格比往年高两倍,取得了很高的收益。为了扩大规模带动老百姓发展黄瓜等优势产业,她牵头开办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先后培训了本地、外地的农民近3000人次,使农民在改良生产技术之后尝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甜头。

示范带动 帮助群众致富增收

“谁说农业赚不到钱?我要用自己的力量让乡亲们都能致富,让更多人回到土地上,真正做起现代农业!”2012年,段丽丽成立了“金满仓果蔬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合作社不断向社员宣传自己的致富思路和方法,组织农民培训,传授他们先进栽培技术,帮助他们建起更多的大棚。现在合作社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甜瓜、草莓、油桃、葡萄、有机蔬菜等为一体的全覆盖式农业观光型合作社。同时,合作社的产品都实行品牌化生产,打上了“金满庭”“俏果果”商标。“无论是田地翻耕起垅,还是播种育苗、施肥防病、剪枝采摘,她都要到田间地头去亲自指导群众。”在记者采访时,同事们都忍不住插起了嘴。在段丽丽的精心指导下,叶家店村的油桃一炮打响,仅此一项产业就带领全部社员年人均增收1680元。

2012年,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组织派遣,中国青年代表团百余人在印尼进行交流访问,段丽丽作为全国青年代表随团访问印尼。2015年她又积极成立了“四川省妇女绿色种植业协会”。

本报记者 陈泳 文/图

探索党务新方法 建为民服务平台

——记成都地铁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杨雪

“现在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回家,一有空我就要看看公司的公众订阅号和微博,看一看大家留言内容是什么,市民关注的焦点是什么……”说这话的是成都地铁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杨雪,多年来,她一直对工作全心投入,全情付出。

积极探索 党务工作创新方法

2006年3月进入成都地铁公司综合部担任宣传助理的杨雪,历任地铁建设公司综合部副部长、地铁运营公司党群部部长,目前是地铁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

“有人认为党务工作比较枯燥,但因为地铁这样一个平台,我觉得我们的党务工作也可以内容丰富、为生产添彩。”杨雪告诉记者,她在地铁公司从事党务工作已十年;特别是2014年9月任地铁公司党群部部长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党务工作方法途径,并将党务工作与地铁多线建设、多线运营工作紧密结合。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她和同事逐步建立了地铁公司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完成各项工作要点以及目标分解,并组织推动实施。期间牵头完成两次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工作,选拔首批后备干部,不断为地铁建设做好人才保障;创新培训教育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创新开展中心组学习、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撰写的《追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色文化 争作地铁先锋》培训总结在公司交流。

在地铁建设公司期间,她和同事借鉴地铁建设标准化的特点,通过调研,探索建立了“建设党纪工作标准化”,获得上级部门的肯定。在任运营公司新组建的党群工作部部长期间,她还不断创新方法,通过架构调整、制度建设、人员培养搭建起运营党工团和宣传工作基础,并深入一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与同事一起推出了关怀乘客的“五心车站”“母婴候车室”等关怀品牌;开展廉洁活动月,打造“清莲驿站”,并建立了《运营新声》、地铁文明公约、文明乘车日等宣传和服务品牌。

搭建平台 地铁官微跻身十强

“地铁是关系千万市民的民生工程,及时向市民发布相关建设进展和运营信息,做好宣传,非常重要。”杨雪进入公司以来,一直注重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加强了公司宣传队伍,及时全面地向社会传播地铁声音,带领成都地铁官方微博跻身全国交通行业政务微博前十强。在地铁公司综合部负责宣传工作期间,她还搭建了地铁公司宣传、危机公关工作架构体系,创办《成都地铁》杂志,与媒体合作推出了大量市民关注的地铁好新闻,在公司对内对外宣传中起到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良好效果。

本报记者 袁弘 文/图

新闻推荐

让群众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年中考”第二天 “考官”再亮高分

昨日是为民办实事年中集中检查第二天,市民代表们走街串巷,走进农户,深入农村,对抽检的民生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检查。通过一番仔细调查和研究后,市民代表们看到,相关部门正在民生实事上下真功夫...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做好发展带头人 建强组织堡垒本报记者走进我市优秀基层党组织,走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陈泳 袁弘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