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作为天府科技英才计划的发端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8-08 18:09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8月7日从省委组织部获悉,作为天府科技英才计划的发端,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省“杰青”计划)自1994年启动以来,共资助18批495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4批391人完成资助计划。

□本报记者 李旭

“新科”院士:

若无资助恐多奋斗5到10年

19年中,省“杰青”计划资助对象先后成为全省科技战线生力军和创新队伍带头人,其中有3人当选院士,5人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言荣正是其中一名“新科”院士。

1996年,34岁的李言荣从德国作访问学者归来,好不容易争取到关于高温超导薄膜研究的课题,但项目经费却捉襟见肘。“杰青”计划给予他10万元的匹配资助,帮助李言荣和他的团队顺利解决了大面积双面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技术,并成功实现技术转化。2003年,该项目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如果没有当年四川‘杰青\’计划的雪中送炭,我恐怕还要多奋斗5到10年。”李言荣说。去年12月,他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新团队:

负责人曾为院士得力助手

依托科技项目进行持续资助,在领军人才带领下形成梯队,许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迅速走向成熟。

作为2011年度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两个获奖者之一,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仕贵对此感触颇深:“1999年,我第一次获得‘杰青\’资助,2003年获后续资助,以此为起点,先后承担了863计划等30余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借助持续资助,李仕贵主持完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 “蜀恢527”的选育与应用,实现了我国杂交稻恢复系配合力育种上的重大突破,推广系列组合1.5亿亩,新增稻谷66.7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99.5亿元。

去年底,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首批25个资助名单出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子薄膜团队、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轨道团队等4个团队分别获得3年100万元的资助。据悉,这些团队的负责人,都曾是李言荣和四川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翟婉明的得力助手。

创新苗子:

好项目早发现早培养早起步

培养一个,集聚一批,激励一片,以创新苗子为基础、以杰出青年为骨干、以领军人才为脊梁、以创新团队为支撑的天府科技英才计划逐渐成形。

去年,全省科技项目共立项1224个,立项经费在4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100万元至400万元的项目85个,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省青年科技基金投入1300万元资助60名青年科技人才,并有7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投入400万元实施科技创新苗子培养计划,资助了59个创新研发项目和20个小发明 (小创造)项目,聚集博士126人、硕士264人,不少项目已初具产品化、产业化基础;设立1000万元专项经费,集中资助25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3年内给予每个团队100万元资助。

成都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梁宇君是“苗子计划”首批资助对象之一。他主持的《车载GPS动态监控与智能交通平台研究》项目,从甄选、资助到验收,短短1年时间研发产品就成功打入市场,几个月内销售收入超过百万元。目前,梁宇君正积极争取省“杰青”计划的更大支持。

新闻推荐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推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座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推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座谈会发言摘要抓住难得机遇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省人大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彭述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发育滞后、经济发展...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作为天府科技英才计划的发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