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大规模治理“病害窨井盖”
本报讯(记者 朱雪黎)城市道路窨井盖沉陷、井周破损、响动等病害,危害道路安全。近日,成都市首创成立“井盖治理办公室”,与市建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市蓉城管线公司等部门协同治理。
据悉,今年年底前,成都将消灭中心城区二环路以内及重要出入城通道的“井盖病害”,涉及道路1019条,总计约2.5万座井盖。截至7月底,成都已累计治理病害窨井盖2755座。
针对井盖沉陷和井周破损的治理,成都已经摸索出了成熟的技术方案,并制定了统一标准:一是统一用混凝土加强基础,并规定井盖与路面的高差不超过5mm,确保坚固平稳;二是用螺栓加固井圈,以防位移。而对于井盖受车辆碾压时的响动,成都市井盖治理办公室副主任田涛表示,目前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近一个多月,他们已陆续采取9种方法20余种材料进行试验。
“加橡胶垫圈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第一批实验的井盖目前还不超过20天,效果还需进一步检验。”
此次大规模治理,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排除了近期有道路改造计划的街道,因为“道路改造必定包括井盖病害治理”。
同样的思路也用在物料选择上。去年9月,成都市首先在天府广场区域道路试装防盗防沉降防响动的“新型三防井盖”,解决了井盖病害多发、容易遗失等问题。而此次治理行动却规定,原则上尽量沿用原有井盖。
成都市城管局市政处处长谢进表示,一方面一个新型三防井盖的价格在900元左右,而旧井盖的费用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成都市道路改造较为密集,新型三防井盖安装后再拆除重复利用却存在技术障碍。“更换工作要循序渐进,一些老的道路可能很快就会进行改造整治,如果盲目全面更换可能会造成新的浪费。”
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还全部采用了夜间施工,白天开放的方式进行。同时治理也将分阶段推进。
按照总体计划,8月25日前将完成一环路以内6600座井盖治理;10月25日前将完成二环路以内主要道路和重要区域11000座“问题井盖”检查治理;12月25日前将完成二环路以内全部中小道路及出入城道路的7400座井盖治理。
新闻推荐
4年前,武侯区在全省率先借鉴“深圳经验”,引入物业公司参与城市管理4年后,当初的“编外城管”队伍不断扩大,一套全新的“成都经验”诞生□本报记者黄泽君8月1日,烈日包裹的成都街头,龙寿军照例在街道巡...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