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
本报评论员
认真学习贯彻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改革、制度创新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必备的要素支持和体制保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工业大省。长期以来,由于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导致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城乡之间存在着体制性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当前,四川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必须形成这样一种共识:统筹城乡,改革是动力。从全局意义上讲,“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就是把农村和城镇发展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过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尤其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城乡社保制度改革这三大关键性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全省范围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从而为最终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要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坚决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及时总结成都等地的经验和做法,做好试点地区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使农民实现财产增值,提高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能力。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在实践中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多种途径和方式,给各地和农民更多的选择权。
要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解决好人口城镇化问题。区别身份的二元户籍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必须破除的体制障碍。当前,中小城市(镇)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政策条件;大城市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改革户籍准入制度。从长远来讲,要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要改革社会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的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共享,有效解决所谓的“半城镇化”问题。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显彬)记者8月6日从成都市房管局了解到,7家物业服务企业日前因提供服务的小区存在门卫履职不严、环境卫生差等不文明现象而被曝光;同时,14家物业服务企业因文明标准落实较好受到表扬。在7...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