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成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3.1%
本报讯(记者 颜婧)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成都市1-9月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物价水平总体呈震荡回落走势,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3.1%,比去年同期涨幅低3个百分点。
粮食蔬菜涨幅明显
数据显示,八大类构成中呈“七涨一跌”,对总指数影响最大的仍是食品类,影响率为52%。
成都调查队分析人士表示,物价涨幅震荡回落,呈下行态势。分月看,由于“节日效应”影响,1-2月CPI同比涨幅较明显,并影响到3-5月,使这3个月的物价反弹,同比涨幅分别达3.3%、3.8%和3.8%;进入6月后,翘尾因素减弱和猪肉等价格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影响,CPI同比涨幅逐步回落。从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最大。1-9月,全市食品类价格上涨4.5%,直接拉动CPI上涨1.6个百分点,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16个食品种类中,14个上涨,只有蛋和鲜瓜果两类下跌。其中,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态势明显,大米、面粉、粮食制品和其他粮食类价格均上涨,“大米价格呈小步快跑之势,9个月内,大米环比价格上涨达7个月。”分析人士表示。
肉类、鲜蛋价格波动较大,不过猪肉总体价格比去年同期低6.2%,直接拉低CPI0.3个百分点。鲜蛋价格经历了 “过山车”走势。9月上旬,成都市鲜蛋价格延续上涨势头,创下几年来新高,达6元∕斤。鲜蔬菜、水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因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增加,调味品、糕点饼干和面包等涨价。
全年CPI预计上涨3%
调查的居民消费价格262个基本分类中,162个上涨,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涨价面达62%,比去年同期扩大5个百分点。“下半年开始新涨价压力快速加大。”该人士表示,随着成本增加,工业品和非食品价格涨幅都比去年同期有所扩大,“1-9月,成都市工业品和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2.3%和2.4%,涨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扩大2.1和0.1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年底传统旺季来临,食品价格难下跌,猪肉价格可能步入上升通道,而在翘尾因素进一步减弱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四季度物价或将有所回升,但全年物价上涨压力相比去年明显减轻,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预计全年CPI涨幅在3%左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向朝伦)10月17日至1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英国驻华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主办的“中英技工院校校际交流活动(成都站)”在成都技师学院举行,中英双方就世界技能大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