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郑钰飞 肖刚
摄影记者 王天志
核心提示
昨日,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大会后,全市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分为小组,围绕着成都的热点话题各抒己见,交通先行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说起成都的公共交通,市政协委员、澳门濛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强说,他很高兴看到成都将交通先行放到了五大兴市战略之首;农工民主党成都委员会献上集体提案,在城外建起大型公益性停车场,“截留”入城车辆。
献策1
港澳委员建议公交接轨地铁
“可以把轨道、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有效衔接起来,方便市民出行”、“在搞好交通建设的同时,建议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提升城市交通软环境”……昨日下午的港澳委员座谈会上,委员们争相发言,其中,交通出行当仁不让地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在市政协委员、香港兴运实业公司董事长田麒看来,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是否便捷,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城市是否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他认为,成都目前已经建立了轨道、公交、快速路等公共交通体系,建议从普通市民出行的角度规划交通,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把这些体系无缝衔接起来。“香港和成都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香港在公共交通管理方面已经有不少好的经验,成都可以在这方面借鉴经验,力争实现城市交通无缝对接。”他说。
“建议成都在加强交通建设的同时,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提升城市交通软环境。”市政协委员、澳门濛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强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建设的一个方面,人们参与交通的行为则是交通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如果人人能做到文明出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他说,成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交通不但会影响城市形象,还会影响城市对产业的吸引力、经济发展能力。“很高兴看到成都把交通作为‘五大兴市战略\’之首,在交通领域加大了投入,可以预见交通的改善将带来成都创业环境、生活环境的不断提升。
献策2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养老
“截至2011年底,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0余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8.39%;另一方面,全市现有养老机构共218所、床位约4万张,而中心城区(五城区及高新区)现有养老机构28处、床位约0.6万张。”这是农工民主党集体提案中的数字,面对成都市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农工民主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要多元投入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设置上,根据社区老年人密度分布比例,在新建居民小区和进行旧城改造时,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与项目一起规划,一并实施,一同检查验收。而在整合社会资源上,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兴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献策3
地铁口低价停车截留进城车辆
如何有效解决成都地铁线路、公交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工民主党成都委员会的一份集体提案建议———《打造公共交通微循环,实现绿色交通无缝连接》。提案认为现有公共交通系统暴露出一些问题,造成目前地铁、公交系统对市民出行分担率偏低。
为此,提案建议,根据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的现状及未来规划,设计、规划公共交通网络的末端微循环公共自行车系统,有效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套公共自行车系统可以将地铁、BRT站点的直接影响区域范围从400~600米扩大到2000米左右,有效降低出行的换乘次数、候车时间。
虽然目前成都已经在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但农工民主党成都市委员会宣传处处长晋蜀告诉记者,其力度和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应该超前性地从规划、城市设计开始就重视公共自行车系统。
车辆的激增,使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大。这份提案中也就此建议,在各个地铁站口,特别是三环路外的地铁站口附近,建起大型公益性机、非停车场,有效“截留”大量的小汽车、电瓶车和自行车,减轻城区的交通压力。
来自农工民主党的政协委员鲜明认为,为鼓励车主将车停在城外,停车场的收费应远低于主城区,引导车主换乘公共交通进入主城区,
不仅在城外要有地方可停、车主愿意停,还应让车主能方便地停。鲜明认为,停车场内、外,应配有醒目的现代化停车导引及换乘引导设施。
而农工民主党成都市委员会的提案进一步描述道:同时还需建设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平台,让市民可提早获知交通信息,具体包括:在轨道交通站点出口处实时发布临近公交站点的车辆到发站预报、公共自行车停泊点的现车数量等信息;在网站上发布公共自行车停泊点的现车信息等。
新闻推荐
SAT怎么考?备考规划很重要!进入2013年春季后,美国高考的准备就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每年六次的SAT考试场次如何安排?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华樱外语学术总监Mr.Feng告诉记者,由于美国名校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