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靠“国家机密”捂不住环境问题的盖子

来源:成都商报 2013-02-26 12:44   https://www.yybnet.net/

核心提示

赢得公信力,必须得益于诚实的态度,只要环保部门诚实公布数据,切实找到原因,妥善积极治理,就像PM2.5从“机密”到“公开”,人民的谅解是可期的。但若总是拒绝和沉默,这些“态度”背后的深意,就由不得公众不会向着更坏的方向猜度。

□成都商报评论员 曾茜

近日,北京律师董正伟收到了来自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令董正伟遗憾的是,他请求环保部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及“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信息”的申请,被环保部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

这个理由实在让人生气。土壤污染,事关13亿国民乃至子孙后代的健康安全,环保部怎能如此简单地以“国家秘密”为由,轻易剥夺民众的知情权,这岂非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歪曲和滥用?早在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就曾做了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预算经费高达10亿元,可七八年过去了,调查数据至今没有公开,环境境况却不断恶化。出了大钱还遭了大罪的纳税人,凭什么不能向环保部问问这钱究竟怎么花的,花出了什么成效?“国家机密”不是个框,《保密法》没有明文列举的事项就不是秘密,不能成为某些部门敷衍公众回避责任的“万用挡箭牌”。

这个理由更是极其荒谬的。积弊已久的环境问题时至今日可谓危机四伏,天空中弥漫着人人都不能逃避的窒息雾霾,不少地方从地表水到地下水能供人们安全饮用的已近枯竭,一些地方因环境污染出现癌症村……环境恶化摧毁的必然是整个生态的平衡,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土壤状况能有多坏,人们不用脑子都能想象得到,但人们却依然保持着理性的克制。就像多地网友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并非他们不知道河水污染有多严重,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做法,来刺激环保部门有所作为,积极作为。

赢得公信力,必须得益于诚实的态度,只要环保部门诚实公布数据,切实找到原因,妥善积极治理,就像PM2.5从“机密”到“公开”,人民的谅解是可期的。但若总是拒绝和沉默,这些“态度”背后的深意,就由不得公众不会向着更坏的方向猜度:土壤情况究竟如何?公众定然会把有关部门的拒绝当成“坏”到不敢公开的理由:恶化的环境会得到积极治理还是继续拖延?公众很可能也会倾向后者,从而加深公众与有关部门之间的不信任,甚至产生更多对立情绪。 

对环境恶化本应同仇敌忾的公众与管理者,却常常深陷于这样那样的内耗中:安全问题一出,当公众追究企业身上是否流着道德血液时,则说企业这种天然自利的产物靠自觉难有维护公益的动力;当公众转而追究管理部门监管责任时,又说监管部门力量有限,主要还得依靠群众,因为群众直接受害所以监督动力更强。今天,当天空、土壤、水流等事关生存底线的环境问题丛生,公众终因生命健康直接受害而决心依法向那些责任人发难,以挽救我们共同的家园时,却因本应是坚强后盾的监管部门不肯提供一纸“证明”而陷入僵局。

但公众已然觉醒,靠“国家机密”这个说辞显然是捂不住环保问题的盖子了,更阻挡不了亿万公众捍卫生存家园、建设“美丽中国”的追求。    

新闻推荐

畅叙友谊 共谋发展

紧接01版市政协港澳委员李蓉在发言中说,我们一定切实履行港澳委员双重职责,为进一步加强蓉港澳及两岸交流合作,积极建言献策、牵线投资、宣传推介,为成都开好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作出应有贡献...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靠“国家机密”捂不住环境问题的盖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