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王越
在忙碌的今天,我们常会陷入这样的不良循环:一年到头,忽然发现自己买了很多书,却没读过几本。有愧之余痛下决心: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一年后总会发现,自己依旧没能读完几本书,而家里的书却堆满了书柜、电脑、床头乃至厕所。要解决这样的尴尬,我们必须给自己列一份新年书单,借此督促自己读书了。
列书单的做法不古板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列书单这么严肃和无聊的事情,怎么能来打扰读书的雅兴呢?读书本来是为了放松身心,太过刻意,反而扫兴。
不过,想要“兴之所至”地读书,也实在是件太困难的事。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已经看过学校贴着的标语:“书籍就是力量”,成年以后又面临各种外界的压力,要考证,要比同事更有学问,要通过书籍来解决内心的纠结和疑惑,读书必不可少,多多益善,有雅兴才读书,一年能看几本?
要读的书太多,时间却太少,所以,当时光从指间溜走,阅读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时,这个矛盾就凸显出来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明白为什么一切要按计划做事———有时候,为了完成某个目标,适度的强迫是必不可少的。读书这件事,更是如此。
做好时间规划,列好书单,并不一定就会带走阅读的情趣,相反,列一份好的书单,不仅能理清我们的阅读思绪,还能帮助我们更顺利地进行知识积累,而这其中节省下来的时间,又可以让我们用来从容地阅读更多自己想读的书。
随身带书很重要
有数据显示,日本人均一年读40本书,美国人是9本,中国人是4本。日本人读的书是中国人的十倍,这其实不算一个天方夜谭的数字,毕竟对没有阅读障碍的人来说,一年读40本书是不成问题的。
可以大略估算一下,每天在睡前半小时到一个小时读书,一般能看50页左右,所以坚持下来一个月读3到4本书很正常。如果能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就更好了,排队的时候,午饭后休息的时候,课间的时候,都可以读书,一天又至少能多出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随身有书,而不是随身有手机iPad耍游戏。
在很多时候,我们看电视,刷微博,其实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哪怕这些你根本不感兴趣,这就是所谓的“背景噪音”。所以,我们必须从中腾出时间,养成“用读书打发时间”的好习惯。既然都是在浪费时间,那为什么不读书呢?
多读书,并不意味着同时读很多本书。每读一本都要占用你大脑的内存,如果在两本书之间切换着读,就很有可能忘记关键的细节,从而失去兴趣,最后导致两本书都半途而废。所以,一次只读一本书。当然,如果你会“快速阅读”的技巧,或者擅长集中注意力,一年读下来的书肯定就更多了。
一年读40本书,这只是个一般化的建议。对于读多少书的问题,参照这样一个原则就大致不会错了:量力而行,略有突破。理想,总是要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一点点。
关于列书单的4点建议
现在网上有很多名人列出来的书单,但是如果照搬就毫无意义了。最好的东西往往不是大家都认可的,而是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每个人的经历,知识层次和广度都不同,说得更加贴切一点就是每个人学习的专业、关注的区域、兴趣点等等可能都不一样。所以,如果只以名人书单为标准,那以前没看完的书怎么办?书单里没有的但是很想看的怎么办?书单里的看不下去怎么办?
总而言之,要想列出一份适合自己的书单,一定要亲力亲为,不能偷懒。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一本图书,你至少要了解以下基本信息,才能把它放进你的书单———书名、作者、出版社、题材、主要内容(现在很多图书在封底都会印上“上架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下,来区分图书的类型)。
而书单本身的结构,则可以这样划分:
1、未完待读:这一部分是指以前没有读完的,读到一半,现在想要再读或者对现在有所帮助有必要阅读的一些书目。
2、计划书目:这部分指的是想要在新的一年中阅读的书目,还可以细化为工作类(对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的)、生活类(增强生活技能的)等。
3、等待书目: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们都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做计划与安排时,我们通常不会排得过满。这部分的列表是空白的,是用来为那些突然闯进我们视野的好书做准备的。
4、经典重读:总有一些书是我们应该阅读却至今迟迟未读的,或者是很早之前、很小的时候读过,现在许多细节都已经忘得七七八八的。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记者李博整理核心提示有袖勇士队本赛季推出的有袖球衣昨日首次亮相,这也创造了NBA的历史,成为第一套有袖子的球衣。轻26%根据此前球衣发布时的信息,新款短袖球衣要比NBA标准球衣轻26%,是专门...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