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峰伟
3月11日,成都市成华区桃蹊路街道一小区里,人流熙熙攘攘。这是桃蹊路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开学的日子,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时而在维持秩序,时而耐心地向人群讲解。他叫苏超前,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也是学校前身惠民电脑培训班的发起人。不久前,他入围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小区居民都喊他“社区超人”。
退休后办起免费电脑培训班
2004年,在工厂做了20多年技术工作的苏超前正式退休。“都说老年人学电脑难,我就不信这个邪。”此时,62岁的苏超前想要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学电脑。
没人教,他就自己买来电脑学习书,边查边练。半年后,苏超前就熟练掌握了电脑运用技巧。
学有所成后,苏超前想把自己的电脑学习经验与同龄人分享。“干脆就办个培训班吧,我免费教!”2007年7月,在桃蹊路街道办的支持下,苏超前发起的老年人电脑培训班诞生了。“当时只有街道提供的8台二手电脑,场地也很小。每次我在电脑前操作时,后面总是挤着十几个学员。”苏超前培训的内容包括五笔打字、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互联网等内容。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有些学员甚至会在晚上11时打电话向他请教问题。
5年教会1000多人使用电脑
这几年,苏超前已义务讲授电脑课数百学时,发放自编教材2000多册,并自费3万多元购买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电器等教学必备设备和各种书籍几十本,用于培训班教学。
“教电脑课最需要的是耐心”,苏超前说,培训班里的学员有不少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他们很多都不懂拼音,需要从最基本的26个英文字母学起。有些学员学一两遍就能记住,但有些老年人教八九遍还是会忘记。有个83岁的孙伯伯,文化水平不高,刚学的几个英文字母和操作方法,过一会儿就忘了。但他学习热情很高,上课时总是认真做笔记,下课后也经常缠着苏超前请教,但很多内容也许就是10分钟前讲的。碰到这种情况苏超前还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
几年来,电脑培训班里已有1000多人结业,学员主要是桃蹊路街道居民,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9岁,有退休人员、在职员工、农民工等。很多学员从零开始,学会了打字、查询资料、QQ交流、网页浏览。
新闻推荐
“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附着在其户籍上的利益(尤其是与人口数量相关的各类财政转移支付)并未相应地转入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说,应该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体...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