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更快服务群众,成都民政探索“交叉式”工作方式——
本报讯 (记者 黄泽君)3月6日,成都市机关小礼堂,2013年成都民政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按以往的惯例,这场民政系统内部的工作会议,通常由区(市)县民政局以及民政系统附属单位参加。然而,这场会议却多了不少“不速之客”——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等18个部门,悉数参加。
如此广泛地邀请多部门参与民政工作会,或许与今年成都欲构建“大民政”格局有关——成都民政正处于传统向现代服务型转型期,民政服务的对象由“救助式”向“适度普惠制”扩展,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将成为民政的服务对象。
民政的许多工作都需要多部门的支持,例如今年将启动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机制、城乡低保标准统一、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深化等工作,都涉及多部门的沟通配合。“今年成都要筹建12000张养老床位,这就是一场需要多部门协作完成的硬仗。”成都市民政局局长詹庆举例说,筹建一张养老床位,涉及规划局、国土局、建设等多部门。
大会之后,一场小范围的区(市)县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推进汇报会举行,国土局和规划局部门代表旁听记录。“直接报进度,推进中有问题也直说。”成都市副市长谢瑞武说。
“项目投资方和手续就绪了,但土地指标下不来,一直没法开工”、“规划用地以前的土地类型与建设养老机构要求的土地类型不符合”……汇报会中,区(市)县一线民政单位纷纷反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办不下的土地指标,国土局能不能表个态?”“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有个说法?”抛出问题后,两家单位现场回应——“我已经记下了今天各位反映的情况,回到局里核实后尽快解决指标问题。”国土局代表回复。“土地用途的规划,一切以现在养老机构的上报规划为准,后期也不会变更。”规划局回应。
听到回应,现场的代表长舒口气。“以前建设过程中,手续繁杂,如指标问题等迟迟拿不下来,影响了工期,现在有如此方便的沟通渠道,真是一件好事!”现场,多位一线民政代表说。
据悉,为推进养老床位的筹建,成都将建立起“月报”制度。每个月定期邀请各区(市)县一线民政代表以及国土、规划等部门开简短的座谈会,对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不仅是多部门的协作,成都今年还将陆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民政服务之中,民政工作以往单一的“纵式”工作方式向“交叉式”工作方式转变的探索,或将起步。
新闻推荐
作为四川省内首家捷豹、路虎授权经销商,惠通陆华已经扎根四川7年了。近日,四川惠通陆华再传喜讯,公司获得了捷豹路虎厂家颁发的2012年度最佳客户关系奖、优秀服务顾问奖、优秀配件经理奖等多项大奖...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