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向明
“嘎嘎嘎……”3月7日清晨6点半,双流县黄甲镇八角村村民吴永强在一阵机械操作声中醒来。他知道这是邓开金开始清运垃圾了。“6年了,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天差不多都是这个时间到我们家旁边,我现在基本都不用闹钟了。”
提起邓开金的名字,黄甲片区的村民们喜欢叫他“乡村美容师”。2006年8月,50岁的邓开金通过公开招聘,来到了双流县环境卫生管理所当上了一名环卫工人,主要负责黄甲片区农村垃圾收运。当时,正值双流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的启动和试点阶段,很多人不愿意干,甚至有人才上岗就选择了离开。邓开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别人嫌弃的工作。
他每天清晨5点钟从县城出发,第一站到黄甲菜市,接着八角村、一里坡社区、黄甲大道、双华厂,收集完垃圾后运往50公里外的倾倒场进行填埋处理。对一些人口聚集的地方,每天要收集三趟,一天下来,他差不多要开150公里车,装卸130个垃圾桶,收集20吨左右垃圾。“一般下午1点钟左右就能完成,但老邓要下班晚些。”双流县环卫所负责人说,邓开金下班晚不是因为效率低,而是“太认真仔细了”。
每到一个垃圾投放点,邓开金都会将保洁员投放在垃圾桶的垃圾一干二净地倒进车厢。有时候保洁员不小心将垃圾散落在四周的地面上,他就用手将垃圾一片一片地捡起来;有时候垃圾袋太沉重,他会毫不犹豫地用双手环抱进垃圾桶。一手一脚地收拾干净后,邓开金才前往下一个点位……经他收集后的投放点总是干干净净、不留半点垃圾。
6年时间里,邓开金行程近32万公里,差不多绕地球跑了8圈,收集了43200吨农村垃圾。他将风吹日晒的艰辛描述得云淡风轻:“好多人好不容易才有时间跑来看看油菜花、桃花、梨花,我每天都能欣赏到,还不安逸?”
2月26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彰了332名“全国优秀环卫工人”,邓开金榜上有名,成都市仅有2名环卫工人获此殊荣。面对这一荣誉,邓开金很开心,但也很镇定。“成功?我还在路上呢!”说这话时,他已经又启动了垃圾车。
新闻推荐
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王东明魏宏蒋巨峰参加审议本报北京3月11日电(川报集团特派记者熊润频)3月11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