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座怎样才能办得好——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我们有经费有场地,但不知道市民们想听啥?”3月5日,成都市锦江区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王英有些迷惘——今年的公益讲座怎么做才能提高市民参与度,让图书馆对文化推广起到“动起来”的作用?
同一天,四川日报新浪微博发了一条“锦江图书馆想知道你愿意听啥讲座?”的投票微博。经过两天的投票,逾七成网友选择了“历史文化类”,而对锦江区此前办过的“国学类”公益讲座,仅有5.8%的网友表示感兴趣。
图书馆的公益讲座怎样才能吸引市民关注?有限的公共资源与市民的需求如何实现无缝对接?成都市图书馆前来支招——
了解市民兴趣与需求
办公益讲座十年,成都市图书馆也曾有过“门可罗雀”之时。“新馆成立之初,公益讲座好多期都没人来听。”当时的冷清与现在的“一票难求”形成鲜明对比,成都市图书馆讲座宣传部主任杨丽芝颇为感慨。
问题出在哪儿?成都市图书馆反思过后,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确定讲座主题。“究竟市民们想听啥,我们没有谱。”杨丽芝说,图书馆对到访图书馆的读者及周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随着一张张调查问卷收回,主题逐渐清晰。“许多人关注健康话题,家长关注教育,年轻人关注摄影、文学等。”
杨丽芝说,了解到需求之后,成都市图书馆开始拓展公益讲座的主题——“阳光课堂”关注青少年发展,“锦城讲堂”关注传统文化……
“公益讲堂不局限于专业文化领域,只要是对市民有帮助的知识,都可以讲。”杨丽芝说,多元化的主题更符合人们对讲座的需求,也更有利于人们养成听讲座的习惯。
讲座信息广而告之
3月7日,市民周丽芬驻足成都市图书馆门口,仔细看着公益讲座的大展板,她决定参加周末的古筝演绎讲座。同一天,市民潘林也来到图书馆。“‘李书崇谈吃\’的讲座需要领取门票吗?”潘林在成都市图书馆网站上看到了讲座信息,特地前来询问。
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逢月底,打电话或到现场来询问的市民就特别多,原因很简单——每个月底,成都市图书馆都会把下月的公益讲座信息进行公布。“图书馆门口有专门的讲座信息大展板,馆里面还有一块块的小展板,这样方便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市民了解信息。”杨丽芝说,图书馆还会在网站上将信息公布,新浪微博,豆瓣网等平台上,都会有讲座的信息发布。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市民可以一次性了解一个月的讲座情况,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感兴趣的主题参加。“以月为单位进行发布,方便了市民,宣传的人力成本也下降了,因此做好计划是关键。”杨丽芝说。
新闻推荐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提高“美食之都”建设水平□颜婧图片由成都市商务局提供随着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聚集在成都的异域美食各具特色,同时,成都美味也香飘海外——日前,在成都市“以色列·欢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