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桑田 吴晗 张漫 摄影报道
核心提示
3·15年年至,今天又是3·15。
每一年的3·15,似乎都比其他时候更容易维权。但一年一年过去,早已身经百战的消费者,依然有不少人花了大价钱,却还是买到了“山寨”货;高高兴兴出门旅游,却气得鼓鼓囊囊地回家……假冒伪劣产品、行业“潜规则”、“霸王条款”等“坑爹坑妈坑大家”的消费案例依然为数不少。
你、我、他,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人,每天都在消费,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权益,自然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月25日开始,成都商报系媒体联合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展开了3·15维权特别行动,对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了曝光。从三星N7102手机的爆音门、频段门,到富力桃园精装房的装修质量问题;从预付卡中的消费陷阱,到加价才能提车的行业潜规则……我们不单希望通过报道,让相关企业亡羊补牢,更希望能唤起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下,天天都是3·15。
我们曾承诺,将对消费者反映的重点问题进行调查,对于消费者的每一个投诉,我们都将力争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现在,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经过报道之后,这些事件的最新进展如何?相关企业有何回应?
和翠丰雅唐澳门豆捞“卡起了”
三门店大门紧闭 店方称将恢复营业
新闻回顾
今年1月,市民魏女士在和翠丰雅唐澳门豆捞望江店办理了1000元的预付卡,春节假期却发现店门紧闭,拨打了该店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公司遇到一些问题暂时关门,之后还会营业。
2月26日,记者走访发现,该豆捞店在望江路、少陵路、大华路的门店全部停止营业。老板唐先生不愿透露原因,只称“情况很复杂”,正召开股东会议商量处理,“商量得好可能明天就营业。”(本报2月27日曾报道)
最新进展:
截至昨日,和翠丰雅唐澳门豆捞的三家门店仍没恢复营业,店方也没有给予会员卡用户一个公开解释。几日来,陆续有5位在这家豆捞店办理了会员卡的市民,拨打成都商报维权热线反映卡内有余额,却无法消费的问题,涉及金额约9000元。
市民刘先生的会员卡中还有近2000元,他屡次拨打三家豆捞门店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去年,李先生在望江店办理了5000元的会员卡,还剩余4000多元没消费,店方所有的电话都无法接通。魏女士也数次拨打店方电话,对方表示会继续营业,卡能继续用,但至今也没兑现。
在网上搜索“和翠丰雅唐澳门豆捞”显示,新希望路还有一家门店,该店工作人员称,在几个月之前,该店已经独立出来,也换了名字,和翠丰雅唐澳门豆捞的预付卡无法在该店使用。
3月4日,省商务厅官网公示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施行以来,截至今年2月28日,全省37家已经通过审核、完成备案的集团或规模发卡企业名单,但其中并没有该豆捞店的名字。
13日,成都商报记者致电该豆捞店老板唐先生,他称恢复营业的时间差不多要定了,届时会员卡可继续使用,“可能就这几天,但确切的时间我还不能告诉你,所有问题肯定会妥善处理。”
富力桃园1期精装房质量问题
开发商承诺翻修 减免停车费和物管费
新闻回顾:
不少业主投诉富力桃园1期的精装房存在装修方面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于卫生间漏水、墙面返潮、墙面乳胶漆起壳剥落、墙面开裂等方面。对此,富力桃园开发商富力地产称,富力桃园1期的精装房确实存在一些装修方面的瑕疵,但出现质量问题的比例并不大,其中不乏业主夸大和以质量问题拖欠物管费的情况,开发商正在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进行积极处理。(本报2月28日曾报道)
最新进展:
距离本报报道已经过去了12天,本月12日,记者回访了报道中投诉质量问题的6栋业主王丽(化名)。王丽称,昨日开发商已经联系她尽快搬离,并承诺对王丽家出现的装修问题进行彻底的翻修,对王丽的损失,开发商方面承诺减免王丽家的停车费和物管费,折算下来约1万多元。对开发商的积极处理,王丽称“比较满意。”记者对之前接受调查的一部分业主进行了回访,不少业主称,已就翻修问题与开发商达成一致。
不买指定车险 不能退回预付款?
4S店承认合同有漏洞 已向该消费者退款
新闻回顾:
春节前,市民陶先生到成都一家4S店选购了一款POLO轿车。由于没有在该4S店指定的五家保险公司中购买车险,4S店拒绝退还3000元预付金。4S店称,4S店是按照厂商的文件执行优惠销售政策,在购车时与消费者达成口头上的协议,如果消费者不愿购买指定保险,可选择不参与保险礼包的优惠活动购买汽车。(本报3月4日曾报道)
最新进展:
报道刊发当天,4S店建议陶先生退保,然后在公司指定的保险公司中选择承保,再退还陶先生预付款。13日,记者对陶先生和4S店进行了回访。陶先生称,双方就这起纠纷进行了商谈,他拒绝了该4S店提出的退保要求。该4S店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承认,由于4S店在引导客户购车时没有很好地尽到告知的义务,并且在合同上确实有一些漏洞,因此愿意退还给陶先生3000元预付金,陶先生对此表示满意。
“百润·新一佳”橱柜商家“跑路”?
前员工曝内幕 市消协“支招”防骗
新闻回顾:
去年8月,市民杨锦辉在洗面桥街一家名为“百润·新一佳”的门店订购了橱柜等家具,定金和预付款共74000元,剩余20%款项约定安装后付清。一个多月后,杨锦辉却发现该门店大门紧锁,老板不知所终……(本报3月7日曾报道)
最新进展:
记者日前联系上了曾就职于“百润·新一佳”的刘先生。据他介绍,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老板卷款消失,他尚有6万余元债权无处讨要,现在好多人都在找老板。对于刘先生的说法,记者目前还在进一步核实之中。
成都市消协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有“三招”可供借鉴:一是购买橱柜时要注意了解厂家的生产经营情况,如有条件消费者可去其工厂查看;二是留意橱柜厂商是否有自己专业的安装服务队伍;三要注意核实商家的资质,如一些声称外地甚至国外的品牌,可要求其出示相关证明。
新闻推荐
通过电话访问、街头拦截、网络调查采访2013位消费者,成都商报联合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全搜索,发布《3·15成都消费者消费维权情况调查报告》: 消费
成都商报记者桑田核心提示行业调查涉及房产、家居装修、汽车、食品餐饮、服装、家电数码、医疗卫生、网络通信、公共交通、教育培训和旅游11个行业。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遇到的最闹心问题,集中...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