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曾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杨今年再提议:将每年5月11日定为“步行日”。白岩松、姚明等3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同时附议。
胡杨的建议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卫生部便倡议每月11日为大众民间步行日,因为彼时慢性病便已成为世界性话题,在我国尤为紧迫。2012年最新数据,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2.6亿,这个数字被有关人士认为是低估了,因为很多潜在慢性病尚未发现。而缺少体育锻炼、吃得多、动得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被归结为慢性病发的重要原因。胡杨再次强调设立“步行日”,用意应是提醒大家用积极行动抵制病痛的侵袭。
11,本有着美好的喻义:可代表两条腿行走,也可代表餐桌上的筷子和运动中的平衡木,意指吃动平衡,甚至还有解释,称1+1是指步行时有人同行,特别是家人陪伴。而步行,又是最环保最无门槛且最健康的运动方式之一,人人都可参与。所以,不管是对身体健康还是情感交流的寄望,设立“步行日”都蕴含着一番美意。人民网为此做过调查,99%的人表示支持。但事实却是残酷的逆袭,关于11日,我们只记住了光棍节,甚至还“创造”了一个网购狂欢节,11月11日这天,数亿网民用24小时宅在家里的黑色幽默,宣告了步行日的高开低走。
99%的高赞成率为何难以赢得行动的支持?附议者白岩松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说自己每天坚持跑步,但这两天北京中重度雾霾沙尘天气,就没法运动了。环境污染非一日之寒,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多沙尘和雾霾,还有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等等日积月累的污染问题,使得人们连呼吸都困难,更遑论运动,甚至还专门呼吁不要室外运动。所以,步行好,但也得要有步行条件才行。
更何况,“步行日”的目标,是要让人们习以为常而不是过节式的一年一次。步行不只是一种抵达,而需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但城市建设日益挤占人们的活动空间,走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丛林,抬头只见狭小而灰色的天空,低头全是行色匆匆的人群,那种游山踏青的情怀只能等到周末走到遥远的郊外……毫无乐趣的行走让人如何有动力持之以恒。
走,不可怕,怕的是没时间走,没条件走,还要担心“走”出病来。小提议背后有大问题,环境衰败的后面,是人们身心的衰弱,要治后者,需从前者系统着手才行。
新闻推荐
酿酒专家为你解读百威啤酒背后的质量关 每一滴酿造水都会经过50关
诚信宣言在百威啤酒的品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新鲜,遍布世界分布的经销商、进口商、合作生产商都通过周密详尽的库存管理,来严格控制百威的新鲜度,确保把最新鲜的啤酒送到每一位消费者的手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