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批评家、建筑师、诗人们圆桌会议的话题会是什么?昨日上午10点,2013首届蓝顶艺术节热闹开幕后的第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圈名人就围坐在望江宾馆国际会议厅,参与了“首届蓝顶艺术论坛”,专题讨论“艺术区的生长与城市进程”这一主题。本论坛也是“2013成都蓝顶艺术节”的重要学术活动。
艺术区,是许多国际都市版图上耀眼的明珠,享誉全球。国际上,从纽约的“SOHO”、切尔西到伦敦的克勒肯维尔、南岸,从柏林的博物馆岛到巴黎的左岸,从东京的立川到首尔的Heyri。而在国内,798艺术区是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宋庄也逐步发展成为圆明园画家村之后的艺术家聚居地,并成为各界关注的新焦点;上海M50艺术区见证了上海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是上海新的文化符号;成都蓝顶艺术区也经过十年磨一剑,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特色和影响的艺术区。
昨日的艺术论坛由知名艺术家叶永青主持,周春芽率先发言表示,艺术家们和城市居民一样,“安居才能乐业”,拥有创作的自由空间是最重要的。每个城市的艺术区都有各自的特点,成都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艺术家们在心情舒畅、环境舒适的状态下创作、发展,这里的艺术区更是以居住和工作为主题的。周春芽说,相比较而言,北京是更具有“战斗场面”的艺术区,不同地域的艺术家汇聚于此,也让北京成为了其他城市艺术区发展的榜样。
批评家杨卫作为北京宋庄的代表,以“从艺术群落到艺术区”为主题,从圆明园画家村谈起,最初市民谈艺术家“色变”到现今对当代艺术的逐渐接受,艺术生态的发展与艺术家的创作不可分开,艺术区的发展也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叶永青总结称,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一句话一样,“其实我们不想改变社会,只想改变自己。”艺术家们的心情也是如此。
成都商报记者 向晨晨
新闻推荐
全球第二大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伟创力全球运营总裁佛朗索瓦·巴比亚谈公司业务结构的调整方向: 伟创力数学:减3C产品加高端代工
记者手记目睹一个巨人在压力下转身成都商报多媒体集群记者席大伟一个巨人如何转型?对于伟创力来说,转型必然是痛苦的。但正如所有的痛苦一样,长痛不如短痛。为了未来的发展,伟创力毅然决然地抛弃了电...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