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国
我们经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说少管些闲事。可是买房,却永远是“多一房,总强过少一房”。成都最近两年的热销楼盘已经说明,同等户型面积,多一房总是强过少一房,即使多出的这一房,还装不下一张双人床。
刚结束的春交会上,把三房作为营销主推广语的越来越多,打开同一天的报纸,“XX平方米三房”的广告语,经常一个传染俩。
其实,在决定客户购买行为中,户型一直很重要,“好不好看地段,买不买看户型”,但是户型成为卖点的行为中,2012年之前屈指可数。在成都房地产历史上,把户型当做卖点的,比较经典的有几个项目,一是2007年万科金域蓝湾“90平方米挑高赠送到120-150平方米”,二是2008年置信丽都花园城的“90平方米三房头等舱”,三是2012年的光华逸家“57平方米三房”。
显然,光华逸家吃到了三房的甜头,今年的锦江逸家全部是三房产品,也就是说,整个小区只有三房一种户型形态,天府逸家70%的产品是三房;保利花语系中,从小三房到大三房,占了绝大部分比例;蓝光COCO系在春交会上,主打即是COCO系和幸福系的刚需楼盘,而这部分刚需楼盘中,三房在成交房型中的比例约为七成。
其实,小三房热销和铂雅苑降价,反映的都是同一个市场状态:刚需极其强劲,高需极其疲软。同样一块地,刚需一年可以卖掉三个,高端项目三年还卖不掉一个。那些定位于高端的项目,本来就卖得很艰难,所以,我就不好点名伤害了。
三房是宏观调控下的产物,在限购的政策背景下,开发商只能靠刚需吃饭,虽然刚需的支付能力不高,但是地价等综合成本决定了即使是刚需,想要一个特别低的单价已经不可能了,好在刚需对于单价并不敏感,他们只算一笔账:总价多少我可以买一套房子?于是,在单价降不下去的情况下,开发商只能控制户型面积,降低总价。
说句心里话,成都刚需太风光,甚至在单价上出现了和大户型倒挂的情况。以东三环为例,小户型房价在每平方米8500元上下,而在东二环外,大户型房价却只是每平方米一万元冒一点,而东三环的资源和东二环攀成钢的资源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品质也有5年的居住时差。但是,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哪里有刚需,哪里就有多火爆;哪里喊高端,哪里就多冷清。
当然,刚需热、高端冷的市场,反映的却是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刚需如同长江之水源源不断,只要这个源头不断流,则有多少刚需,将来就会出现多少改善型需求和高端需求,所以大户型市场,要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只是不要死在冬天的最后一天。
以前,90平方米是三房的门槛,至少都要80平方米出头,而去年开始57平方米也可以做三房,今年76平方米三房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三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这种选择。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记者陈柏喜核心提示吉信行·方圆置业事业部总监冯阳告诉记者,牧马山正处在向城市低密住区转型的关键期。他说,城市高端低密住宅必须具备的三个指标:低密住宅、30分钟到达和城市生活配套。其...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