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小学生,一整天吃的肉只是100克~175克,大约等于1个小鸡腿?这是北京市卫生局在《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中公布的小学生1天肉食摄入量。很多家长惊得瞪大了眼睛,“这太少了,会营养不足吧?”但根据《成都市中小学校供餐营养指南(试行)》,娃娃的吃肉量还要减少,小学高年级才约是100克。对此,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营养医师解释说,家长们要走出“营养全从肉中来”的误区,平衡膳食才是关键。
家长惊讶:娃娃每天吃60~100克肉
《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指引》是北京市卫生局在全国首发的中小学生生活各环节的“健康指标”。在“吃”这项上,该指引提出,小学生每天应吃350克~400克米面与杂粮、300克蔬菜、100克~175克鸡鸭鱼肉等。换算一下,这100多克的肉就相当于一个小鸡腿。这个结论令很多家长咋舌,“不可能吧!我家儿子一顿就能吃下一个鸡腿呀!整天只吃这点肉,怕不够哦!”
与北京相似的是,成都市教育局也在去年制作了一份《成都市中小学校供餐营养指南(试行)》。根据这份指南,小学4~6年级学生中午该吃30克~50克肉,若一天按两顿肉来算,也就是60克~100克,远比“北京标准”少;而食量最大的初三到高三的男生,一天也只有100克~120克的标准。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能吃饱么?
想要有营养 不是多吃肉
“成都订出的标准是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膳食标准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女保健中心营养医师刘婧解释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儿童青少年的膳食选择方案,每天的禽肉摄入量正是50克~100克左右。她表示,如今很多家长还抱着“想要有营养,就要多吃肉”的观念,但事实上营养是从肉、蔬菜、主食、水果、豆制品等一系列食物中搭配出来的。就算肉吃得再多,营养也是不均衡的。刘婧说,如果孩子只吃肉,还会起到反作用。比如,蛋白质脂肪过剩引起肥胖,饱和脂肪酸偏高影响心血管,肉吃多了还会阻碍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市教育局拟编写膳食手册
市教育局提供的《成都市中小学校供餐营养指南(试行)》,为学校提供了午餐的搭配办法,目前暂时试行。它将小学1年级到高三的孩子分成4个年龄段(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高中女生/初一、二男生、初三和高中男生)。每个年龄段在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大豆及豆制品、脂肪和油类这7大类食物上的摄入量都不同。
以小学4~6年级学生为例,午餐时粮食最少为100克,蔬菜最少为150克,水果最少为50克,肉类是30克~50克,蛋类是40克~50克,大豆及豆制品是40克~50克,脂肪和油类最多9克。对照这个标准,棕北小学的保健教师汪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午餐基本为2荤1素1汤,而荤菜并不是大鱼大肉,一般都伴有炒蔬菜。最主要的还是米、面等主食,应该占60%。为了搭配营养,米饭中一般都放有粗粮谷物,今天是玉米、明天就是红苕,后天再换成黄豆。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
新闻推荐
叶毓山5·12地震巨型浮雕亮相北川 四川著名雕塑家历时一年精心打造,镜头揭秘5·12地震纪念馆
明日,位于北川任家坪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将免费接受公众参观(本报昨日报道)。4月16日起,成都商报记者走进这座以“裂缝”为主题的建筑群,用镜头见证纪念馆内鲜为人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