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蓉城银行鲜有教育储蓄业务。 摄影 李里
本报记者 陈思源
银行人士坦言,其所在网点2013年一年都没有人办理,整个成都地区也寥寥无几。
时下,停止教育储蓄的新开户业务正在蔓延。据悉,教育储备金一直是家长们为子女的教育规划所储备的费用。在2000年前后国家所推出的教育储蓄作为其中一种方式,以其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点一度吸引家长们的购买,但是随着教育费用的逐年增长,家长们期望单纯地通过教育储蓄来储备子女的教育经费已经不是易事。
记者也从成都多家银行发现,教育储蓄这项曾受家长青睐的储蓄品种,眼下颇受银行冷落,或将遭遇政策和经济形势改变面临“下岗”的命运。
办理者寥寥无几
“我们银行确实是可以办理教育储蓄的,但是早就不受重视了,压根很少人办理,”成都兴业银行某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热门,很少有客户过问这类业务,这也让银行逐渐淡忘了这块内容。
记者在招商银行官网看到,该行已经在年前发布公告,称其从2014年元旦起暂停办理整存零取、教育储蓄的新开户业务。而此前已在招行办理上述业务的存量客户,仍然可以按照原有业务规则正常办理整存零取及/或教育储蓄的查询、续存、支取或销户等业务。
据记者了解,招行是第三家叫停该储蓄品种的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和平安银行分别在2010年9月30日和2012年3月6日已经停止教育储蓄的新开户。“教育储蓄现在基本被淘汰了,倒不是全面叫停,而是基本上所有网点都不会办理这项业务,除非营业室。”成都工商银行某网点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教育储蓄这项业务让银行实在“吃力不讨好”,“可以说,几年都难遇到一个办理这项业务的客户”。记者再次咨询是否有相关数据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其所在网点2013年一年都没有人办理,整个成都地区也寥寥无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居民的储蓄需求和储蓄结构发生变化,个别小储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少。国有大行的零售客户多,可能还会有需求;股份制银行的竞争更为激烈,也不得不放弃量小业务,银行都愿意去做量大利润更客观的业务,”招商银行某负责人表示,教育储蓄的业务不止是在成都地区遇冷,在全国都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无论是客户还是银行,都失去了市场。
传统储种饱受多重冲击
“现在高收益的品种很多,既方便收益又高,投资者愿意把更多的目光转向这类产品,”有业内人士直言,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和其他投资渠道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冷门储种确实已显得过时。
据了解,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教育储蓄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同时,教育保险、教育基金、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以及互联网金融成为了家长们的新的教育储备金投资方向。
记者注意到,教育保险由于其收益稳定、超过教育储蓄,并带有保障功能,受到了部分家长的青睐。“我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买过教育保险,投资时间是比较长,但是收益还可以,而且还具有‘保费豁免\’功能,对家庭经济以及子女有一定保障功能,”成都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其所购买的“可豁免保费”的教育保险,如果在家庭陷入经济困难的时候,保险公司将豁免其所有未交保费,子女还可以继续得到保障和资助。“教育保险收益相对稳定,而且比教育储蓄的收益高。这种保险可以购买多份,收益率也与购买份数成正比,但注意要从实际的教育费用出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某保险人士建议。
除了教育保险,教育基金定投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上述业内人士提醒,“教育基金定投的收益可能更高。这一投资方式可以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这往往是一些理财高手选择的投资方式。因此投资者对基金的选择要慎重,最好是能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
记者从成都多家银行了解到,除了受到教育保险、教育基金等产品的冲击,传统的教育储蓄还受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巨大冲击。“银行发行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让更多投资者看到了这类产品的前景,有更高收益的产品,消费者为什么还要选择模式固定、收益不高的教育储蓄呢?”成都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坦言,教育储蓄从2008年后就已经开始没落,而近两年银行的重点在发行受到客户追捧的理财产品,更是让教育储蓄没了市场。
此外,上述业内人士讲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彻底地让教育储蓄受冷,“‘余额宝\’、‘百发\’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吸引了很多投资者,银行现在也在迎合客户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所以业务量太小的教育储蓄早已被银行‘淘汰\’。”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明星电力(600101)10日晚间发布了业绩快报。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19.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99.86万元,同比增长48.42%;基本每股收益0.51元。公司称业绩...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