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方言词典一本地域民俗故事书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3-28 13:34   https://www.yybnet.net/

“蜀”都大道还是“鼠”都大道?“苏气”还是“舒气”?

“《四川方言词典》旷世奇书,深入民间,实用爆表!”3月10日,网络上出现这条微博,加上1987年版词典的封面照配图,被成千上万地转发。

第二天,川内语言专家张一舟接到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的电话,让他赶紧去一趟出版社,商量《四川方言词典》的修改事宜。“没想到,20多年前参与编辑的方言词典突然就火了起来。”更没想到的是,两周后,3月25日,最新印刷的词典在新华文轩成都五大书城上架销售。

□本报记者 黄里 文/图

收录7000余词条,“扑爬跟斗”修订再版

[镜头]外国留学生马特在成都打的,司机问他怎么走,他说“端走”。司机惊呆了,说:“你这个老外还可以哦,说得来四川话。”

当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方言词典》,收录7000余词条,包括方言及歇后语等。词典的编者,是当时在四川大学从事现代汉语研究的王文虎、张一舟和周家筠。后来,词典重印过两次。作为一本工具书,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这次,看似网友炒热了四川方言,其实专家们的工作一直没有断过。除了两次重印,张一舟最近两年一直在编辑一本《四川方言志》。201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成都文化人马骥编纂的《成都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使用方言的人少了,熟悉方言意境的人少了,带来的可能是莫大的损失。”在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刘周远看来,这几年,社会对方言的价值越来越重视,社里已经组织编辑全新版的《四川方言词典》。没想到网上一条微博把旧版炒热了。为了应对网友和市民的强烈愿望,1987年版《四川方言词典》的修订版只能“扑爬跟斗”地进入出版程序。

现代人的代沟,“蜀”都大道还是“鼠”都大道

[镜头]几年前,四川诗人席永君手捧“蒙顶甘露”写下这样的诗句:故乡并未在各处沦陷,此刻,她就在我的血液里,在我脱口而出的方言中。

在马骥看来,普通话是社会发展和人际交流的需要,但方言不应该被冷落。“方言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的最重要载体,每一句方言背后,其实都有一段历史文化故事。”

四川话的“变味”,让张一舟同样“受了很大刺激”:“有一次,听家里小辈聊天,说到去了成都‘鼠都大道\’。我连忙打听,哪有这个地方?原来,他们说的是‘蜀都大道\’,‘蜀\’字普通话发音同‘鼠\’,四川话发音同‘熟\’。”

这样的字、词不少,比如,天气预报里说“微风”,被孩子们转口说四川话变成了“威风”。“不要小看一个字、词发音的变化,有可能发音的改变,一个民俗故事、一个历史片段就被遗忘了。”马骥说。

在张一舟看来,这种语言发音的变化,个人是很难去干预的,及时把方言记录、整理、固定化在词典里,是很重要的。

方言的背后,写的是一本地方故事书

[镜头]《四川方言词典》初创时,主要参考了李

劼人的小说《大波》、《死水微澜》,巴金的《寒夜》,

郭沫若的《蜀道奇》,以及《川剧传统剧目汇编》、《四川文学》和地方民俗的各种汇编本。

《成都方言》里收录了“( )的”。对这个词,马骥有两个层面的解读:差不多20年前,成都街头出现一种侧面挂着一个小车斗的自行车,蹬车的往往是汗流满面的丈夫,坐在斗里的是一脸轻松的妻子。成都人把这种状态下的丈夫形容为( )耳朵。后来,一些城市低收者把这种自行车变身为人力三轮车,做起车夫的营生,因此产生了“( )的”一词。

《四川方言词典》在1987年问世时,“( )的”还没有出现,自然没有收入词典。如今,街头也早已看不到这种车辆的影子。“词汇没人用了,但它是成都经济社会变迁中,值得记录的一段风情故事,一段生活实景,甚至是交通工具发展的象征物,新词典是必须收入的。”80岁高龄的周家筠说。

外来文化在四川话中也留下了印迹。当年在编辑《四川方言词典》第一版时,张一舟、周家筠和王文虎曾经热烈讨论过一个词——“苏气”,另写为“舒气”。在寻找词义的来源时,发现李劼人在他的小说中明白无误地写为“苏气”。

原来,百余年前,成都来了一批苏杭地区的官员、商人,他们带来的穿衣打扮方式异于本地人,成为街头和聚会中的另类风景。渐渐地,“苏气”成为这些人的代名词,也被本地人效仿,成为一种时尚风气,“你穿得好苏气哦!”

四川方言同样在与时俱进。比如,“雄起”、“下课”、“勾兑”。

新闻推荐

成都飞伦敦航班5月起增至每周5班

本报讯(记者刘莉)3月27日,记者从英国航空公司获悉,5月5日起,波音787-8梦想客机将加入成都-伦敦航线,航班数量也将于当天起由每周3班增至5班。波音787梦想客机是同等大小机型中目前油耗最低的飞机。即日...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方言词典一本地域民俗故事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