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陈晓卿
□本报记者 常雄飞 文/图
备受期待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即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导演陈晓卿3月18日带着几段片花亮相第五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陈晓卿表示,《舌尖2》延续了第一季的叙事风格,美食范围也更广更加风格化,观众就像在看家庭伦理片或者公路片。
记者:观众期待《舌尖2》很长时间了,马上要播出了,会不会有压力?
陈晓卿:压力肯定有。但目前从大家对片花的反映来看,还是放心不少。《舌尖2》具体播出时间还没有确定,应该是在春季推出。全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种文化角度,探讨中国饮食。
记者:和上一季相比,《舌尖2》有哪些新颖的元素?
陈晓卿:这一次,我们除了展示食物之外,更多的是想给大家展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文传统。具体来说,我想到一个和四川有关的故事。在《脚步》篇章中,我们跟拍了一对养蜂人,一共跟拍了70天。从成都开始,一直到甘肃。记录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养的蜜蜂,记录他们的蜂蜜制作工艺。一方面展示蜂蜜产生的全过程,一方面展示这家四川人的生活、饮食。
记者:《舌尖2》的拍摄是否更辛苦?因为播出之后观众难免会和上一季比较。
陈晓卿:这一次我们拍摄的素材很多,片比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每一集基本用了1500个镜头。和以前相比,我们在剪辑中更偏重风格化。简单说来,你看这一段的时候,你觉得像家庭伦理片,你看下一集的时候又觉得像公路片,我们其中有一集展示中国厨师的刀功,那一段你会觉得像“黑帮片”。
记者:四川元素在《舌尖2》中变多了,是不是第二季特意补充的?
陈晓卿:不是特意为之,因为拍摄的流程都是我们事先预定好的。四川元素增加,是因为四川美食本来就很多。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非常喜欢四川美食,大家喜欢的各种苍蝇馆子,我也喜欢。便宜、有特色,又好吃。我爱吃,所以拍《舌尖2》让我很“痛苦”,把爱好和工作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吃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
记者:《舌尖》系列火了之后,中国出了很多很相似的纪录片,是否感受到竞争?
陈晓卿:大家拍摄手法差不多,相互借鉴。《舌尖2》目前海外销量不错,在今年亚洲电视节上,3天卖了35万美元。虽然销售情况和我们制作团队关系不大,但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观众看到我们的片子。我希望《舌尖2》让观众透过我们的饮食,看到更多的东西。其实,人带给我们的感动比食物更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彦殊)3月18日,副省长甘霖在成都会见了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全球管理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万豪敦一行。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