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藏文墨怀若谷

来源:金融投资报 2014-04-09 23:23   https://www.yybnet.net/

刘德扬作品

刘德扬作品

刘德扬作品

刘德扬作品

画家刘德扬出生于书香门弟,他8岁跟随著名书法家白允叔学习书法,练就了深厚的书法“童子功”,11岁拜著名书画家刘既明学画,从此走上了花鸟画创作之路。他主攻工笔兼写意花鸟画,并将与生俱来的儒雅气息很好地浸润到作品中,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花鸟画的本体语言,提升了花鸟画的品格和意趣。他的艺术成就在得到画界人士首肯的同时,最近几年其书画作品因在藏家的追捧之下出现了惊人的升值,还赢得了 “画坛上升势头极为迅猛的艺术家” 的美誉。

本报记者 卢建波

家学渊源 多才多艺

花鸟画家刘德扬出生于书香门弟,其祖父刘师亮是著名文人,民国时期四川文坛才子之一,被世人誉为“蜀中幽默大师”。

刘德扬告诉记者,在他出生时,祖父已去世了,人生中也和祖父没有任何交集,祖父留给他家的很多珍贵书籍在上世纪60年代那段特殊岁月也被付之一炬,但幸运保存下来了的祖父收藏的一套《词源》却成了他童年时的精神食粮。原来刘德扬幼时通过《词源》背字,培养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感情。另外,受家族特有文气影响,刘德扬幼时还特别喜欢熟读古书,像古文观止、中国文学史都是他常常阅读的书籍,以至于在和记者聊起画理画论时,常常吟咏一些古代名人的诗句佐证自己的观点。

刘德扬告诉记者,8岁那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父亲教他写书法。“那时中国老百姓的经济条件普遍都不好,笔墨纸砚又很贵,我父亲专门制作了一个沙盘,我就拿着铁做的毛笔在湿沙上写字。”刘德扬把这种练字方式称为“童子功”。后来,刘德扬正式拜著名书法家白允叔为师练习书法。11岁时,他又开始跟随著名画家刘既明学画。从此他对花鸟画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走上了花鸟画的艺术创作道路。

青年时代多才多艺的刘德扬,除了在研习传统书画上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还特别喜欢摄影、音乐等。“父亲有次从收荒匠摆的地摊上买了台二手的徕卡,当我对这个皮腔式结构的老相机如获至宝,通过它培养了我现在的摄影爱好。”刘德扬说,他的三叔拉得一手好二胡,他被二胡的音色吸引,跟随着三叔学二胡,又使得他后来迷上了各种弦乐。他的表哥当时是西南联大的首席小提琴手,表哥又教他拉琴,以至于后来他读西南财经大学时还成了该校的小提琴手。在文革时期,样板戏风靡一时,他看《人民日报》里的样板戏照片和图片觉得很稀奇,于是找来九宫格照着放大临摹,为此他的父亲还在成都南郊公园寻觅了一位画油画的美工,教他画油画。

由于刘德扬学过油画,较好地掌握了造型、光影、色彩和透视等绘画语言,加之从小又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所以在学习中国画时,很快就掌握了中国花鸟画的创作技法,而且本领过人。据了解,高中毕业后,刘德扬就当起了代课老师专教美术课,足见他在中国花鸟画的创作上已具备了较高的水平。

大学毕业后,刘德扬进入了政府部门,入了仕途。然而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正在刘德扬前程似锦的时候,1994年他却突然转向,一脚踏进了书画这个看似平静的喧闹之塘,进入成都画院做起了职业画家。“此举当时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实际上是他们不懂我对艺术的痴情。”刘德扬说。

儒雅气息 浸润作品

告别官场后,对刘德扬而言可能人生不会大富大贵,但艺术却引领他进入了另一个超越于物质之外的至高境界。“1994年进入成都画院后,我并没急于创作,而是潜下心来通过三年时间对八大山人、张大千、潘天寿、齐白石等名家的作品进行了仔细研究。期间我还喜欢与何多苓、周春芽等当代艺术名家经常打成一片,相互交流绘画心得。”刘德扬说,因为有了这些经历,他能博采众家之长,让他的花鸟绘画作品充满了当代意识,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记者发现,能言善辩的刘德扬,与生俱来的儒雅气息很好地浸润着他的花鸟画作品。据了解,刘德扬最心仪的绘画题材是荷花。“我爱画荷花,一是与我的人生经历有关,二是荷花很对我的胃口。”原来,刘德扬在文革期间放鸭子时就爱对荷花进行观察,这培养了他的视觉阅历、高雅的审美能力,并为他后来的绘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刘德扬说,他迷恋荷花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荷花品性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诗人赋予荷花的高洁品性。我喜欢荷花,是因为她游于世外,俚俗不侵,天时交作、恬然生死;也许她不完美、不芳香,但有‘不染、不妖\’就足够了。”刘德扬说,为了画好荷花,他曾将历代绘荷名家的大部分作品进行了地毯式的阅读梳理。

据了解,刘德扬笔下的荷花墨色浑厚,层次分明,具有典型的点、线、面三要素。他的荷花中,荷叶是面,荷梗是线,花头、莲蓬是点,这种点线面的穿插、聚合、分割是红黄蓝原色、复色的渐变和参透,交相辉映。观其荷花韵味十足,如清风徐徐、暗香来袭,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记者发现,除荷花外,刘德扬特别喜欢画牡丹,他笔下的牡丹同样有着别样的韵味,而且他还对笔下的牡丹赋予了不同的涵义。“人们一提到牡丹都说这花是大富贵,但什么是大富贵?大多数人不懂,只觉得牡丹是富贵之花,挂在官宦人家就是大富贵了,这是错的。准确的理解应是富而低调则贵,贵而不骄则大。”

实际上,荷花和牡丹只是刘德扬独具个性的一个符号而已,他从艺术四十多年来,主攻工笔兼写意花鸟画,其笔下题材包括了梅、兰、竹、菊、果蔬、紫藤和飞禽等,造诣颇高且深功夫了得。其花鸟画淋漓奔放、苍古朴拙,意趣横生。在继承传统文人画注重抒情与写意的基础上,强调现代审美意识的构成理念,简约的笔墨语言形成的强烈视觉张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花鸟画的本体语言,也提升了花鸟绘画的品格和意趣。

另外,画家刘德扬除了在花鸟画上有较高的造诣外,他在书法、篆刻以及文学方面的造诣也颇高。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屡屡获奖。到目前为止,刘德扬还出版了《观照·中国书法高蹈精神》和《府啄仰》等两本文集。显示了画家多方面的探索精神和丰富的学识。

花鸟画风 独树一帜

据了解,尽管刘德扬平时为人低调,深居简出,为艺四十余年来也只在2013年6月份举办过首个个展,但凭着幼时练就的“童子功”,以及通过不断辛勤耕耘,如今多才多艺术的他,早已凭着卓著的绘画艺术成就独步于四川画坛。

刘德扬在画坛出名比较早,尤其是1994年进入成都画院后,通过厚积薄发,其书法和花鸟作品的艺术成就获得了美术界的一致好评。以书法为例,其作品入选了《1978/1998中国书法选集》 和《1949/2000中国书法选集》两部专集当中,其花鸟作品也是数十次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大型美展,并获奖无数,足见其书画艺术造诣之高,艺术功底之厚重。

刘德扬的艺术成就在得到画界人士肯定的同时,其书画作品同样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虽然刘德扬的书画作品2011年才开始大量出在拍卖市场上,且当时单件作品的成交价多在5000元左右,但在书画藏家的极力追捧下,其升值速度却是十分惊人的。来自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刘德扬单件书画作品的拍卖成交价普遍达到了2万元以上,一年时间就足足上涨了五倍有余。由于升值速度令人咋舌,刘德扬还赢得了“最近画坛上升势头极为迅猛的艺术家” 的美誉。

另外,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四川万星的秋季拍卖会上,刘德扬的书画作品受到藏家的极力追捧,所推6幅作品悉数成交,并拍出了较为理想的价格。其中一幅《欲至其圆 必由其缺》(79×30cm),被藏家以26880元收入囊中,折合每平尺价格高达12300元。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刘德扬的书画作品能赢得画界和藏界的首肯,除了其书画艺术功底厚重之外,还在于他书画作品中的绝妙款识。在一本画册中,记者发现刘德扬书画作中的款识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像“来是偶然,去是必然。来来去去,处之泰然”、“不太多也不太少,足够而不奢华,是最舒服的境界”、“纵身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孤独并非都是痛苦,许多时候是一种难得的清静和怡然自得”等,不仅体现了刘德扬的书法功力,且对画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款识和印章不是乱题、乱印的,每个款识和印章的位置都严格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安排布局的。”刘德扬表示,一幅画完成后,他并不急于题款和盖印章,他常常要将画挂在墙上10多天,琢磨透后才会题款和盖印章。

有评论家指出,刘德扬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竞相绽放,相较一般的书画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读其诗文,才情横溢;品其书法,精妙雄浑;赏其花鸟,心象丰盈。而其独步画坛的写意荷花,淡致清雅,意蕴空灵,更兼流自心底的款识,超然物象,品读之下美不胜收。由于刘德扬绘画技法娴熟,目前又正值创作高峰期,如果从投资角度来看,可以断言其书画作品还远没有到达应有价位,后市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

人物简介

刘德扬,1956年6月生于成都。现为成都画院调研员、专职画家。四川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成都诗婢家画院院长、四川省民进画院艺术总监、成都花鸟画会副会长、《四川花鸟》主编、《诗婢家》主编。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22年,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

新闻推荐

四川春拍即将迎来首波高潮

随着香港首轮春拍圆满落幕,四川春拍即将迎来高潮。本报记者卢建波刚刚过去的一周,香港苏富比、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三大拍卖行在全球第三大艺术品拍卖中心香港正面交锋,拉开了2014年艺术品春拍的帷幕...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藏文墨怀若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