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作品《竹石图》
吴越作品《惊蛰》
吴越作品《熊猫》68×68cm2013年
吴越作品《花鸟》
吴越作品《碟舞图》 2013年
吴越作品《幽兰》 2013年
吴越作品《凝目》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四川青年画家吴越,自幼就在其父、著名人物画家吴绪经先生的指导下,练就了较为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探求,他在事业蒸蒸日上、前程似锦的时候,毅然辞职回归艺术拿起画笔踏上了艺术之旅。他的书画作品笔法、笔墨传统根基坚实,讲究来龙去脉,直抵宋画之精髓,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来自画坛内外的高度首肯。
本报记者 卢建波
耳濡目染 自幼痴迷书画艺术
记者初见四川青年画家吴越,一副黑边眼镜架在鼻梁上,看似文静而腼腆,交谈起来才发现他的身上散发着艺术家的那种热情与豪放,不仅很活跃,而且思维极为敏捷。
据了解,吴越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是现任四川美协副主席、著名的人物画家吴绪经先生。在谈及如何喜欢上书画这门艺术时,吴越表示,他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自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浸润和启迪。而父亲经常在家作画,在这种氛围下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偏爱绘画,喜欢关注唯美的事物,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从小对绘画的喜好,只要父亲在家作画,我不仅会站在旁边仔细观看,经常还会悄悄拿起父亲的画笔,跑到另外一个房间临习涂鸦。有一次父亲发现我的‘拙作\’后,觉得我有绘画方面的天赋,便鼓励我坚持画下去。”吴越说,与其它学画的孩子相比,他因为有着独天厚的学画环境,所以从一开始学画,他接受的就是中国正统的绘画教育。
在父亲的鼓励和亲授下,吴越对绘画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渐渐有了长大当画家的想法。“当时为了能才考上美院,我上高中时就报考了成都二十五中,从高一开始就系统地在学校接受素描、色彩等绘画方面的基础课学习。”吴越说。
在高考时,吴越的绘画专业课考试取得高分,然而文化课考试的一个小小失误却拖了他的后腿,进入美院学习的大门被关上了,此时吴越只好就读于成都大学艺术学院的装潢设计系。
进入大学后,吴越就读的装潢设计,虽然表面上看貌似与绘画无关,然而大学期间的学习,却让他获得了扎实的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当时我家住在峨眉电影制片厂,我父亲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美术师,经常要为每部电影绘制成百上千幅场景设计图、效果图、制作图、轴侧透视图、道具设计图、服装设计图。”吴越说,浸润在这种氛围中,每逢寒暑假他都会随着父亲的电影制作组奔赴各个拍摄现场,并亲自动手参与电影的制作。“当时父亲超负荷地安排各种基础训练,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吴越说。
据了解,浸润在这种氛围之中,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熏陶了吴越的艺术感悟能力,这也为他后来走向绘画这条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归艺术 辞职开启艺术生涯
1997年,吴越从成都大学毕业。“当时父亲希望我出来就一心从事绘画,不过我想到自己心情比较浮躁,并不适合绘画,所以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担任设计专业老师。”吴越说,他在学校担任设计老师时,他承担了“手绘POP”和“设计色彩与结构素描”两门专业课程。几年过后,吴越又进入四川省电信集团担任IT平面设计师,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吴越还成为了电信集团的高层,任设计总监。
然而,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正当吴越的事业蒸蒸日上、前程似锦的时候,2007年他却突然选择从电信集团辞职。“当时我的年薪都是10多万了,收入在打工者中算是比较高的了,所以很多人对我的举动感到很不理解和十分吃惊,实际上是他们不懂我对书画艺术的痴情。”吴越说,经过一番解释之后,辞职这件事最终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于是从2007年开始,他拿起画笔,回归到了这个让他自幼十分痴迷的的书画艺术领域,从而正式踏上了艺术之旅。
回归书画艺术领域后,吴越选择了将工笔花鸟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众所周知,工笔画的创作难度相对较大,意味着吴越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将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从这一点来说,吴越无疑是一个勇者,因为他知道知难而上。“当时为了画好工笔画,我并没有急于创作,而是把自己关在画室了,潜下心来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对中国历代名家的工笔花鸟画作品进行了仔细研究和临摹。期间我还参加了省诗书画院吴绪经人物画工作室研修班的学习。”吴越说,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的花鸟画创作技法得到了迅速提高。
记者发现,大学毕业后长达10年的设计生涯,不仅造就了吴越的学科交叉、融汇、对接,以及各种姊妹艺术的嫁接,而且丰富了他的花鸟画的内涵与容量,让他的工笔花鸟画具有了当代性、包容性。而这种独特艺术风格的花鸟作品,同样赢得了来自书画艺术界的首肯。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吴越的书画作品就频频入选成都市、四川省以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各种大型画展,并于2010年成为成都画院特聘画师。
美院深造 艺术成就破茧成蝶
吴越说,通过三年时间潜心研习书画,他虽然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技法,但他却在创作遇到了瓶颈。“这种瓶颈不是技法上的,而是在于审美情趣、格调上。”吴越说,为了突破创作瓶颈,2010年他进入了中国绘画的学术殿堂——中国美术学院深造。
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后,吴越欣喜若狂,如鱼得水。“在美术学院,老师除了讲中国画的技法,更多的是讲中国画的格调、文气。这让我学到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技巧,领悟到了中国画的意境。”吴越说。
这次深造,吴越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绘画方面的营养,不仅常去拜访往昔如雷贯耳的名师大家,并接受大师的悉心指点,而且还与美院的青年才俊朝夕相处,交流绘画心得,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绘画技艺。慢慢的吴越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打开了视野,绘画观念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变化,他的绘画风格也因此出现了华丽转身。
据了解,吴越对传统的工笔画有着特别的偏爱。他的工笔画笔法、笔墨具有坚实的传统根基,讲究来龙去脉,他的水墨“枯笔取气,湿笔取韵”。他的白描与工笔画,直抵宋画之精髓,有宋画之中那种静穆、庄严之气。实际上,这除了与吴越在美术学院接受系统的绘画学习有关外,还与他从小练就的绘画“童子功”是分不开的。原来在吴越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他无数遍临摹过《八十七神仙图卷》、《维摩诘演教图》等传世白描杰作,极大地磨砺、修炼自己的毅力,而扎实的基本功使他对线条的节奏、内涵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从而在运用与处理上,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故品其书画作品,隐约能读到一种平静淡雅,空旷简约,恬淡而又生机盎然的韵味。在他的画卷上,线条或清柔若丝,或浓墨刚毅,纹理清晰,画面精致,生动再现了花鸟世界的灵动愉悦,传递出一种平和淡雅的情思,一种含蓄的文人气息。
2013年,吴越的书画作品在岁月画廊举办的一次中青年画家作品联展上亮相。在画展开幕当天,吴越的作品在两小时内就被书画家藏家悉数买下。“应该说这次展览是自己的书画作品首次集中亮相,没有想到市场反响如此的好,完全出乎了自己的预料,这让我十分激动与高兴。”吴越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短暂的欣喜之后,吴越很快又归于了平静。“绘画是寂寞之道,要取得成就必须去名利之心,须澄怀观道,然后方可论艺。”吴越表示,绘画让他把工作变成了生活,把爱好变成成了事业。绘画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他的归宿。对他来说,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把自己绘画作品的品位、格调再上一个层次,把自己的绘画风格进一步定型。
人物简介
吴越,1975年生于成都。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协会会员、成都画院特聘画家、东方绘画艺术院画师。2008年人物画作品《梦回唐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西部大地情画展、2008年作品《荷塘清风》入选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名家邀请展、2011作品《松针》入选四川省工笔画学会首届全国名家邀请展、2013年成都岁月艺术馆《云山共赋》水墨展、2013年人物画《惜别图》获首届四川省文化厅主办“文华”美术展三等奖。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22年,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精准研判,权威解读,透彻分析 ;《金融投资报》助你财富增值!
邮发代码:61-146(周末证券) 61-102(限四川地区,全套)
四川订报热线:028-86968486
上海订报热线:11185
微信公众号:jrtzb028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6日,记者从四川相关部门获悉,基于成都旅游行业智慧化建设现状,成都市旅游局将在2014—2016年完成“1135”工程。一是建设一个中心。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将旅游企业、机构、从业人员、游客等...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