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
记忆中在四川的旅行是从工作后开始的,那时被分配在成都,来回辗转的旅途中知道了阳平关这个地名,阳平关才是真正意义上“入川”与“出川”的交汇点。火车一路盘亘在秦岭山谷之中,峭崖上不时看到遗留的古栈道,便是“暗度陈仓”的“陈仓道”。穿行在山谷的铁路边还蜿蜒着一条清澈的河流,同伴告诉我这就是嘉陵江。一年后我在重庆又遇见了嘉陵江,这是嘉陵江最终汇入长江的最后一程了。很多年之后,我来到一个美丽的古城,朋友告诉我,古城边那条安静清澈的河是嘉陵江,她的下游便是重庆。这座江边上的古城名叫“阆中”,古城在嘉陵江边已经生长了两千三百年。
一个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对一段历史更深的感受,常常来自于亲历的体验,这便是旅行的魅力。对一个地方的认知或对一个地域的印象,通常是一些碎片情景的感受和对这个地方特征的记忆,于是嘉陵江构建起了我对巴山蜀水的基本认知。
“阆”字的初识,源自于年轻时读的《红楼梦》,源自于传唱中的那部电视剧主题歌。对阆中地名的知晓来自于一张阆中古城照片。然而真正撼动我的是踏入这名为“阆苑仙境”之地,登上白塔,俯瞰这三面环水、四面环山、水在山中、城在水中,诗如画般古城时的那一刻;是抚摸那浸透历史的每一个石柱和树干的那一刻。这主观的感受引领我沿着历史的脉络,回到文化的本源,感受对人与人性的认知与认同。
阆中古城得益于这青山环抱,静水深流的风水仙境。漫步其间,你会寻到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丝丝扣扣,令你会常常找到轻叩心扉的感觉;而抬眼远望,青山峻岭,满目苍翠,亦如清风拂面。一切都是那样的纯,一切都是那样的静,一切都是那样的美……
且不说阆中的本源文化,也不说她的巴渝文化,单是古城周边各门各派的宗教朝拜圣地便是林林总总,这些竟构筑成了阆中独特的多元文化风景线。人在旅途,安身立命。谋生固然为安身,但立命是安生的另一个重要层面,于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便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一个人活着,总有所追求,为生活,为家庭,为自己,为钱财,为理想,为事业,为国家等等。即使人到无求境自高的境界,也是在追求自己的操守。对自然风水、对季候轮回、对神、对宗教的敬畏,那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内涵,是生命本体对生命整体与个体体验感动后的神往。在阆中,你定能体会到这去除虚华后的朴实古雅和隐去沉毅后的宁静致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蜿蜒于古城的嘉陵江,是厚重悠远的巴蜀文化的汇集。历史在流淌,每一个当下都是历史的承启,而阆中古城,便是这时间也是空间交汇点之一。
我以为,最佳的休闲和精神获得莫过于,一杯香茗,一本好书,一段好音乐,一份好心情,一个好环境。花间堂与这阆苑仙葩的邂逅,便是这般美好的呈奉与清供。这是一个天合之作,是一个历史触觉与唯美感受的交融。一路走来并驻足凝望,你会观享到美若仙境的山色美景,体验到穿越千年的时光交汇,又可时时嗅得红尘之外的沁脾茶香。宁静和美、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明心澄性。
还是那样的期待:我们一起相约出发,前往那人间乐园、那传唱中的绝美仙境,在花间堂,在千年古城里,重现那个心手相牵漫步绿野的日子,演绎一出出不老的神话,永远,永远……
新闻推荐
二十万人观展书画“嘉年华”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杨帆)昨日下午,“第七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开幕活动暨第六届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闭幕,该博览会由华西都市报与山...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