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谭小军(化名)推开门的那一刻,他惊呆了,愣了一阵之后趴在桌子上放声大哭,他没有想到18岁生日的时候能够收获如此惊喜,这份礼物势必会影响他的一生。”列五中学高二年级组长田蜜在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依旧不能平静。她说,进入列五中学13年,她见证了同学们成功的喜悦,也收获了教师的成绩。“我从我的师傅身上传承了列五严谨治学的文化,我也把这种文化传递给我的徒弟们。”田蜜说,正是因为很多无私奉献,甘于钻研的老师们,才成就了列五中学在“高手如林”的成都中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教师这个职业很崇高一切付出都值得
2013年,田蜜担当高三一个理科班的班导师。她的班上有一个很内向的男生,几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很难与其他人接触,据了解,这位名叫谭小军的学生父母离异,他一直与身体不好的妈妈相依为命。高三某一天,学校开运动会,谭小军是班里的体育委员,他在操场上忙碌着。这时候,一位同学告诉田蜜:“今天是谭小军18岁的生日。”田蜜当即决定,要给谭小军过一个生日,同学们准备蛋糕,布置教室。
忙完运动会的谭小军回到教室时,多媒体投影仪屏幕慢慢上升,黑板上写着“祝你十八岁生日快乐”。伴随着音乐声,捧着生日蛋糕的同学缓缓走进教室,18支蜡烛的火苗在跳跃,“今天是你18岁的生日,从今天开始,你是成年人了……”一位同学的开场白让谭小军目瞪口呆,“我真的没想到,很感谢。”谭小军跑到座位上嚎啕大哭。谭小军平静一阵之后,他把一块块生日蛋糕送到科任老师的办公室里,而老师们则来到教室来为他祝福。相机定格了这一激动的时刻,同学们哭着,笑着……
那天之后,谭小军脸上有了笑容。但就在两个星期之后的一个深夜,田蜜接到谭小军的电话,他的妈妈被送到医院抢救。这时候距离高考已经不足一个月了。田蜜急忙赶到医院,看到医院走廊上那个孤独的身影,甚至担心他会扛不住,但在田蜜临走的时候,谭小军说了一句:“老师,你放心。”第二天早上的月考,谭小军准时出现了,成绩很好。之后,大家看到的不是那个原本焦虑的谭小军。最终,谭小军被西南交通大学录取。
列五中学师生情感之深厚,让田蜜至今热泪盈眶。她说一次教师节,她正在办公室里处理事情,当她猛然抬头时,十多位同学站成一个弧形,大家异口同声:“田老节日快乐!”“当时这些学生已经毕业了,他们那响亮的一声节日快乐,让我觉得这个职业很崇高,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教育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
叶松林是列五中学高三年级组长,现在已经是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20年前刚进学校的时候就让他当班导师,叶老师有点不知所措。“当时拿到学生名单后,我就找到了当时高一年级的班主任,经验丰富的蔡梦飞老师,我们足足聊了四个小时。”叶老师说,蔡老师教他怎样管理班级,怎样做学生工作,怎样对待调皮学生,贯穿到管理就是“爱”,要从内心喜欢和爱你的学生。蔡老师告诉他,调皮学生不是内心坏,而是他们很好动,不能安静下来学习而已。那个暑假,叶老师骑着借食堂师傅的自行车做家访。开学时,他已基本掌握了每个孩子的情况。
这件事情对叶松林的启发很大,他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如果学生犯了错误就在本子上画一条线,一周之后,选最容易的那个错误改正,并在本子上划掉那条线,一个月后反过来看看,是不是永远有些线划不掉,试想如果把这些划不掉的线比喻成自己的人生又会是怎样。叶松林说,这种方法主要是给学生一个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叶松林说,蔡老师对他的教导让他深受启发,在以后青年教师的培训上,他经常把它拿来作为例子讲解。在列五这个大环境中,老教师带新教师,手把手的提点,点对点的教授,让教师很快适应“列五节奏”。谈及列五的师德传承,叶老师认为,讲责任是每位老师应该铭记于心的重要治学法则,是道德的最高水准。
叶松林老师说,他努力地把从他的师傅身上学到的经验传承给他的徒弟们。
“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不能把所有学生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处理。”叶老师说,他班上有个叫唐辉的学生,每天都迟到,找他谈话之后才知道,唐辉家住在大丰镇,尽管他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要起床,但依旧会迟到。叶松林很感动,也于心不忍,于是在班会上宣布,允许唐辉迟到,作业可以晚一点再交,但从这以后,唐辉反而不迟到了,原来他每天起床更早,有时候不到5点半就得起床。高二以后,学习任务加重,叶老师考虑到唐辉家离学校太远,就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给他住,让他把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后来,这名同学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至今跟在叶老师聊天时还会提到他住过的办公室。叶松林说,我的师傅曾经告诉过我,教育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对待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方法。
以老带新是列五的一种习惯
“当时就听说列五中学的学习氛围浓厚,学校管理很灵活。”现在担任列五中学教科室主任的陈龙泉是在1995年时进校的。陈主任回忆到,学校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标准和其他学校大有不同,学校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做人的道理,“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是列五的教育思想,也是老师们自我要求的一面镜子。
在陈老师看来,学校教师队伍的建构,需要老教师的传帮带,需要抓好学校“四支队伍”建设:领导队伍、骨干教师队伍、班导师队伍、青年教师队伍。为此,学校特意组织了“青年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进入学校后,都会在学习班参加3年的学习,每周四下午组织的学习。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青年教师一起说课、备课、观课、评课、议课。实施青年教师“六个一”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写一篇教学反思,上一堂汇报课、读一本教育专著、命制一套试题,进行一次业务考试。
陈老师认为,列五中学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和学校以老带新的教师管理模式密不可分。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乐学善教,是学校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基础;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列五中学能够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田蜜老师对老带新的传统也深有体会,她说至今记得她上的第一堂公开课。她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准备,但依旧有很多瑕疵。下课之后,很多老师过来跟她打气加油,并给她指点迷津,朗读时哪些地方应该怎样表现,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应该怎样发现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田蜜说,尽管过去了十多年,但刚刚入行时的情景依旧时常她的脑海中浮现,老师们的每一句叮嘱都很真诚,有时候下了晚自习,两位老师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交流经验,等回家已是深夜。“有位老师曾经告诉我,评价作业不是给学生一个答案,而应该去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田蜜说,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指引着年轻老师不断成长的法宝。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寰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九月金秋,在这个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30个教师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传道、授业、解惑,也见证了我们从稚童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今日起,华西...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