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峡谷
腾冲和顺古镇速写之二
腾冲和顺古镇速写之一
腾冲和顺古镇速写之三
古寺速写
如果仅从外貌神态来判断,52岁的陈建很容易被误判成30多岁的年轻人: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乐观豁达,善于谈吐,逻辑清晰。这一切,似乎与他的独特的艺术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业界知名的室内设计师、曾经的美术教师,陈建说,绘画只是自己的创造快乐、陶冶情操的爱好。正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成就了陈建独特的艺术语言。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正兴认为,陈建不但充分展现出自己健康、积极、快乐的艺术人生观,也开辟了一条让自己能够不断创造并快乐着的道路。绘画11岁学画 最爱写生
陈建习惯在自己的画室作画。但和许多画家一样,他在自己的家中也摆放了一张硕大的画案,这样即使回到家中,也能在闲暇之余画上一会儿。9月4日这天晚上,这张画案上摆放着他刚刚画好的一幅巨大的大渡河山水图。这张画,他精雕细琢般地画了一周。
但在今天看来,陈建学习艺术的道路并不顺利。
1962年,整个国家还未脱离三年困难时期留下来的阴影。正是这个最困难的时期,陈建出生了。几年后,陈建进入小学,但此时又开始文化大革命。
这样的年代,没有画展,更没有画册、画集,甚至学画都是一种奢侈。但这并没有浇灭陈建学画的热情,从小就喜欢素描的他,于11岁那年被母亲送进少年宫,开始系统学习素描、色彩、书法等基础课程,真正认识绘画的本质。
“当时我母亲常常对我说,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一门技术,不光是为自己,更是今后为社会所有贡献,所以她非常支持我学习绘画。”回忆当年的往事,陈建依旧对母亲充满感激。
1985年,带着对艺术的追求,陈建考入上海纺织学院学习服装设计。学成归来,被分配到成都纺织中专校,成为一名美术老师,专门负责教授色彩、素描、线条等美术基础课程。“但教师的工作非常枯燥,加上教条式的教学思维,非常限制我个人绘画艺术的发展。”陈建说,自己因此在1996年辞职,开始从事室内设计的工作,并随后开始步入中国画的系统研究。
陈建说,对于绘画,自己最爱写生,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用手中的画笔,去表达自己灵魂深处的思考与想法。作品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对于艺术创作,陈建有着自己的独特心得:“在技法上,我喜欢借鉴古人、师法古人,但是我认为,艺术不能拘泥于古人,更不能脱离自然、脱离现实,而是应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理解。”他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自己则希望用自己的艺术思维,去表现和美化我们看到的世界。
所以30多年来,陈建一有闲余时间,就拿着画笔与速写本,带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理念,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去追求生活的真谛、艺术的本质。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创作态度,陈建也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建十分擅长速写。面对眼前的景色,陈建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点线”为主的艺术描绘手法,短短二三十分钟,大自然的秀美山川和世间百态就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
正因为这种立足生活、立足传统的创作态度,陈建的作品,往往犹如《清明上河图》那般,不但给人浓郁的生活气息,也记录下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友人认为,陈建速写给人的震撼,源于他扎实的西画功力和对中国绘画及书法的研究,加上系统的学习古今中外前辈们的创作精髓,吸取百家之长,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观念相结合,让作品用笔深厚、简约、意境深邃,也逐渐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因此受到行家和藏家们的认可与喜爱。
“我的画,一定要给人一种空灵的感受,去尽力表现不同地区、不同景色的独特风貌和味道,给人留下思考与想象的空间。”陈建说,这也是他今后艺术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境界。华西都市报记者
刘鹏
【陈建简介】
陈建,1962年生,四川成都人,画家,资深室内设计师,原美术专业教师。现任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水彩水粉画专委会秘书长。
新闻推荐
□街坊邻居杨鸿泽(成都)几年前,我因病,迷迷糊糊地躺在医院,隐约听到有人在呼唤我。使劲一看,呀!是二十年前我教过的一群学生。听说我病危,也许想到再也见不到我了,特地相约从重庆坐动车赶来,从西安...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