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三年见成效成华打造 “北改优城”示范区 成华区紧抓“北改”、“棚改”契机,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9-29 22:40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是成都市“北改”三年见成效的决胜之年,如果说成华区两年多的努力和成果是一张答卷,幸福里商业街开街,只是这张答卷中的一道题。今年,成华区确立了“扩大总量、提质增速、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抓住“北改”、“棚改”等重大发展契机,加快实施“五大兴区战役”,加快“北改优城示范区”等“三区”建设,推进成华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升级、从“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区向“宜居”为本的现代化城区转型,着力推进城市空间、产业、生态、管理和形态等‘五个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跃升。

建设路商圈扩容

成“北改优城”样板

流光溢彩、星光璀璨......在幸福里协信星光天地,人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是建筑之华美、生活之便利、商业之繁盛。但人们很难看到,幸福里也折射着在“北改”这个成都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下,成华区深入骨髓的蜕变———在城市空间新格局上形成一个全新的“大成华”,规范有序、高效畅通、生态宜居、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在城市发展新面貌上破除和防止“城市二元结构”,和谐相融、协调发展。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重要标志,建设路历经迎来蝶变,短短几年从一条商业大街快速成长为成都六大新兴主力商圈之一,并成功跻身“百亿商圈”行列。“商业载体档次低,分布零散,产业业态处于中低端,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形成倍增效应……”在产业发展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建设路商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制约着建设路商圈迈向现代服务业高地。

建设路商圈正在谋求“破圈”,幸福里商业街可被视作这种努力的“典型之作”。“按照‘引领成华、辐射城东\’的发展定位,我们正抓住‘北改\’机遇,统筹整合商圈资源,对建设路商圈进行城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商圈向特色化、多元化转型升级,打造复合型商圈发展典范。”成华区建设路商圈推进办副主任张明德表示。

抓住“北改”、“棚改”契机,向北向东同时推进--将驷马桥几个果品市场区域,以及万年场片区纳入大建设路商圈范围,并完成编制建设路商圈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出台了写字楼房租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完善“1+6”服务模式,着力培育一批专业楼宇、特色楼宇、亿元税收楼宇。“建设路商圈目前拥有高端商务楼宇21座,其中甲级写字楼4座,具有发展楼宇经济的先天优势。”建设路商圈推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华区还利用自身天然的禀赋资源,立足产业高端,打造“星级酒店群”。

以“幸福里”等高端特色商务聚集区为示范,成华区正带动片区整体推进,着力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通过高水平编制规划、做优城市设计,成华区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转变,地上、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利用,业态发展与城市形态、功能配套与形象品质同步优化提升。今年5月,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发布报告称,随着 “北改”优城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成华区从环境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成拥有万科、龙湖、首创等大型住宅项目的宜居城区,建设路商圈已实现了“工主商辅”-“住宅配套”-“新兴特色商圈”的跨越,正成为城东文化底蕴最深、现代都市气息最浓、人气商气最旺、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兴商圈。

“北改”两年多 成华已完成投资650多亿

谋求转型升级的不止建设路商圈。成华区脱胎于“老工业基地+大农村”,原有城市规划定位是按工业区进行设计的,公共配套水平相对滞后,是制约成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重点决策部署,成华区正大力实施“五大兴区战役”,推进成华由“传统工业物流集散地”向“现代服务业汇集地”转变,实现“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的历史性跨越。通过“产业立城”、“环境宜城”、“开放活城”系列工程战役,既注重总量也注重结构的调整,同时通过存量提档升级和新引入的增量,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北改”是成都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成华区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机遇。作为“北改”的核心区域,实施2年多以来,成华“北改”成效显著:共实施“北改”项目492个、完成投资650多亿元,整理土地1.4万亩,拆除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开工面积约1203.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616.6万平方米,引进社会资金350亿元,企业自改37家,在“实物量”上取得了全市“北改”九个“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成都“北改”核心区。

两年多的努力和成果,可用4个字来总结,就是“快”、“多”、“高”、“稳”。“快”是推进的速度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两年来的总和超过了10年的总和,建的学校、医院、公建配套超过了前几年的总和,推进速度非常快。“多”是产业项目多、拆迁多。成华去年的土地上市量占到了中心城区的45%左右,拆了350万平方米,推进的速度很快。“高”,指高端切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规划了六大功能核心区,推动区域提档升级。“稳”,就是创新群众主体工作法,加快由过去政府“大包大揽”向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抢抓“北改”“棚改”机遇

加快推进“一升两转”

不过,成华并未止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

通过“产业升级”,扩总量调结构。抢抓“北改”、“棚改”机遇,以功能区为依托,打造“增长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增长点”;以扩大开放为路径,增强“动力源”,深入贯彻落实“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推进“五个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一圈引领、二城崛起、三区突破”梯次竞相跨越的局面。一是将六大功能区打造成“增长极”。二是将产业化项目培育成“增长点”。三是利用扩大开放增强“动力源”。围绕功能区建设、产业链的打造进行规划招商、目标招商,大力引进各类总部型、税源型、龙头型企业,尤其要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十强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年内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100个、特别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

立足“城市转型”,优品质强功能。“城市转型的突破口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支撑点在城市转型。”成华区抢抓多点多极支撑、成德绵同城化发展、棚户区改造、“北改”优城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成华从“生产”为主的传统老工业区向“宜居”为本的现代化城区转型,关键是要在坚持城市科学规划、有机更新的原则下,“三管齐下”做好拆、建、管“三篇文章”:

加快“北改”、“棚改”,重塑优质发展空间。除了“北改”机遇外,还要抢抓棚户区改造机遇,破除“城市二元结构”,力争为城市转型、有机更新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高标准规划,提升品质。坚持“产城一体、四态合一”的理念,在总体规划上具有国际视野,在局部建设上精雕细琢,在功能配套上一气呵成,避免拆了建、建了拆。

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商业配套和公共服务覆盖,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华区还立足“社会转轨”,抓改革惠民生,做优城市软硬环境。去年,成华的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排在了全市第一,而今年在去年的高增长态势下,保持了一个快速的增长势头。今年1-5月,新注册企业仍然达到了90%以上,1000万元以上企业基本上达到了增幅200%,保持了一个快速的稳定的增长势头。而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473项,年度计划投资为426.2亿元,1-6月启动实施项目300多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3.6%,多项发展指标再次领跑成都主城区,上半年成华区创下五城区9个“第一”。 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新闻推荐

外宾赞成都创意产业:保留了文化 促进了消费

成都商报讯(记者祝迅)昨日上午,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都会议继续进行。昨日下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25个国家54个城市的高层代表、全球创意界知名专家150余人,前往成都大熊猫...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从从容容选好车2014-09-30 22:39
猜你喜欢:
评论:(三年见成效成华打造 “北改优城”示范区 成华区紧抓“北改”、“棚改”契机,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社会转轨)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