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三院士共话水生态文明建设未来之路——总的原则是以保护为前提

来源:四川日报 2014-11-02 11: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黄泽君 刘莉

你可能不知道,中国三分之二的城市都缺水,且这样的状况还在蔓延。11月1日,水生态文明科技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炮兵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三位院士共同探讨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水资源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张建云:不容乐观。扩张的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给水资源环境带来压力。我国人均水资源偏紧,只占世界人均水资源的28%左右。此外,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并不匹配,还面临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也比较严重,以去年的数据看,废弃污水的排放达到775亿吨,32%的河段是劣类水,总体情况严峻。

侯立安: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7%,沙漠化也达到18%,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建设水生态文明面临哪些挑战

侯立安:城市在扩张,人口在增加,意味着能源的消耗同样增加。然而,水资源越来越紧缺,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矛盾。此外,人们现在对于水质有了一定的要求,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景观用水,都对水的清洁度有要求,甚至从“硬指标”来看,人类对水的要求都提高了,但是我们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却长期没有提升,这就形成第二个矛盾。

崔鹏:降水的不均匀直接造成山洪灾害发生。实际上,洪涝灾害是造成人类损失的最重灾害之一。但是,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会导致地表蓄水能力降低,更易引发洪涝灾害。在山地地区,这样的情况也很明显。因此这些年一到汛期,全国各地都面临抗洪的严峻任务。

建设良好的水环境该怎么做

张建云:我觉得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地方面临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的特色和用水情况来建设。总的原则是要以保护为前提。

要顺应自然,切忌不可因为追求表面的“和谐”而兴建太多的人工湖泊和湿地,这会对自然造成另外的压力。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在制定一些标准和“下任务”的时候,要切合实际。

侯立安:一方面要开源。水资源的总量有限,怎么开源?要发展先进的工艺,重视再生水的再利用,雨水的利用以及海水的淡化利用,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节流,通过阶梯水价等方式,引导百姓节约用水。

污水处理是一个大难题。我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去创新污水的处理工艺,不能一面处理污水一面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一定要重视水源地的保护,这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应该引起重视。

新闻推荐

城市管理转型升级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

大城市,细管理——10月30日,临近中午,武侯区双楠碧云路生活垃圾中转站的环卫工人郑德华拎起碱水桶,开始用长柄刷刷洗地面上滴落的些许污渍,不远处,他的同事正拿着消毒过的墩布,拖洗他刷过的地方。与传统...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梦回吹角连营”2014-11-03 11:49
1970-01-01 08:00
评论:(三院士共话水生态文明建设未来之路——总的原则是以保护为前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