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肖家英还记得儿子赵宇那次的高兴劲儿:坐在轮椅上的他,第一次毫无障碍地从客厅直接被推进小区,晒了半天太阳,小伙子高兴得不想回家。
这得益于成都市残联系统一直倡导并践行的“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去年,双流县残联在走基层时,发现赵宇虽然住在底楼却无法出门,于是由残联出钱修了一条两米长的坡道,将赵宇和他一样坐轮椅的外公一并方便了。
昨日,成都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龙蓉蓉带队再次到位于黄甲八角小区的赵宇家慰问,对这个“思路转变”十分倡导,“我们就是要创新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不但要了解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也要多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送温暖 送出一条“阳光通道”
赵宇今年才20岁,就在轮椅上坐了6年。14岁时,他感觉越来越没有力气,一查竟是“渐冻症”。母亲肖家英说,医生断定他活不过18岁,没想到小伙子挺坚强,早就迈过那道坎了。
但他的生活半径实在太小了。虽然有轮椅代步,但基本上只能在套三的房子里打转。“出趟门就跟打仗一样。”肖家英说,他们家住的是安置房,当初考虑到赵宇的问题,分房子时特意照顾他们,给了底楼住。可赵宇自己根本不能走路,必须要人抱或者背出去。但他100多斤重的身体,家里谁都扛不起,只能几个人一起上阵。
大部分时间,赵宇只能呆在家里,哪儿都不能去,“最羡慕的是那些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人。”
双流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廷明回忆,去年年底“走基层、送温暖”时,他们走访赵宇家,发现了这个问题。跟小区物管和社区多次讨论方案,最后决定在客厅外开道口子,修条坡道出去。这钱,由残联一并解决了。
竣工启用那天,小伙子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在小区里晒了半天太阳,肖家英催了几次都不肯回去。现在,几乎每天他都要家里人推着出去转几圈,逢人就说这是他的“阳光通道”。
不走形式 倡导提供个性化服务
昨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龙蓉蓉带队再次到赵宇家慰问,对建设“阳光通道”这个细节十分重视和倡导。
此行是市残联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送温暖帮扶慰问活动的一个侧影。根据统计,今年的“温暖万家行”活动,市残联已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61024人。在赵宇家,残联的工作人员也带来一瓶油、一袋米和300元慰问金。
在龙蓉蓉看来,送温暖一定不是走形式,而是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我现在感觉,大家每次来看我们,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来提供帮助。”肖家英感激万分地说,这几年不管是帮家里安装座便器,还是申请重度残疾人福利补贴、残疾人专项补助,都是残联的同志跑上跑下帮忙。修坡道时因为要占一个车位,残联同志还反复跟物管商量,“来看我们再多次,也比不上修一个坡道实在。”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新闻推荐
今日是2015年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外出旅行及回乡探亲的人们昨日就已纷纷踏上旅程。记者从成都机场了解到,昨日共安排进出港航班达766架次,比前日增加了36架次,比去年同日的669架次增加了97个班次,同比增...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