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成都,大概是在2000年。那些年常去西藏,上下必经成都。与粗粝的高原比,这座城市更显温柔舒适。
来成都越多,目的也不知不觉在发生变化。我们去采访蓝顶艺术村,参观沃尔沃的汽车生产厂和戴尔的全球运营基地;我们和“80后”的“手游”创业者聊天,参与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的报道;去西岭雪山滑雪,到小酒馆听原创音乐。
交通体系上,成都正在成为国际枢纽。双流机场在2014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为1788.08万人,紧随北京、广州、上海之后,成为航空第四城。
与此同时,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正源源不断通过蓉欧快铁输送到欧洲。每个周五,装载着笔记本电脑、汽车配件、衣服鞋子的列车准时从成都青白江发车,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一路穿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在12天内直达波兰罗兹,再被分装转运到欧洲的各个地方。与海运比,时间减少了1/3。
2013年,成都GDP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三。2014年仅1月至6月,成都GDP就达到了4842.8亿元,增长8.7%,全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它的消费能力更是令人刮目相看。2014年12月,无印良品的世界旗舰店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开业,总共3000多平方米的卖场占据了四层空间,这是它在全球开设的最大旗舰店。宜家也将在成华区竖起成都的第二个巨幅蓝色招牌。从单店销售额看,成都城南店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继北京、上海后,成都将成为宜家第三个“双店”城市。
成都香格里拉的行政总厨彼得(Peter Trewenack)已经记不得,员工们给多少位国内外政商名流做过宫保鸡丁和麻婆豆腐了。几年前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时,全酒店上下为这样重要的来客感到激动而紧张。但随后接踵而来的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不停地刷新彼得的接待经验。今年,他新搭配出了鸡豆花配牛肉焦饼套餐,第一个品尝到的客人是米歇尔·奥巴马。这种成都特色的微辣小点心是如此美味,美国第一夫人吃了3份。
成都正在从一个远离出海口的内陆城市,转变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尽管我们能为成都的崛起找出各种现实的依据,但我们更感兴趣的还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支撑力量。因为没有一种崛起是可以脱离文化支撑而存在的。所谓文化与气质,应是一个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态度。我同意成都画家陈滞冬先生的看法:“以成都为核心区域的四川省,在中国文化地理上是一个具有特殊位置、发挥特殊作用、产生特殊人物的地区。由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饶的生活条件,在和平时代,它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南北各地文化的营养,一旦发生战争或者改朝换代的动乱,它便会立即发挥出文化蓄水池的作用,输出文化,以使中国文化的历史不致断裂。”
新闻推荐
家住城南的文小姐春节前开始装修房子,卫生间瓷砖选什么颜色让她犹豫不决。她觉得白色瓷砖不耐脏,掉一些头发就能看出来。纠结一周后,她最终选用了偏黄色的深色瓷砖。可最后铺出来的效果却不满意:本来...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