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有新作,“竹庵”蒙中一定是有新想法或新故事要讲。今日下午,实力派青年国画家蒙中的“游心太玄———竹庵蒙中甲午新作品鉴会”将在岁月艺术馆开幕,44件小品新作,是他一年来采摘自然、体察灵性的一次告白。与他相交七年的专栏作家王家葵认为,“在我朋友中,蒙中最具有古典情节,他不仅对文房雅玩多有见解,也躬自刻砚铭、制匾额,乃至兴构小园。未来时代,艺术更加多元,复古绝不是主流,但传统笔墨仍会保留一席之地,假以时日,‘竹庵\’必是此流派的顶尖人物。”
蒙中恋“旧”,作品自然也成“古典旧”。“旧”似乎是国画家寻觅的美德,他的作品纯色居多,被自我认定为“清雅、安静”,他说:“至明清人,笔墨做主,却是依然机蕴不尽,息自不同,各自吐纳得活色生香。单纯、缓慢、简单,往往是生活的真实映照。”品鉴会前,蒙中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这一次我的作品较一年前,主要的不是变化,而是延续和深入。”他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景物,这一次品鉴会,更准确地说是一次内心旅程的分享会。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张涵
蒙中
1976年生于重庆,别署“弋阳旧民”,斋名“竹庵”。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曾任重庆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有个人艺术专题介绍、艺术随笔、艺术评论文章十余万字发表于国内各专业报刊。
写生大理,收获新体会
蒙中去年在大理待了很长时间。走出书房,苍山、洱海的自然变化,水里生长的植物、水面的渔船等,大段时间的写生给了他很多新的体会,潜移默化地融会到他的新作之中,“借助传统的语言和个人的体会把画面表达出来,我认为这是我近一年来最大的收获和感悟,这算是一种新的契机。2015年对我来说,还会有些变化的新契机。深入古典和传统是我一直都需要去研究的。还有一方面,就是不能一直待在书房里闭门造车,应该去接受大自然带来的鲜活体悟。”
蒙中认为他的写生方式独特,“在我的画面里,更多的是在描写对景物和物象的体会。比如体会云烟的变化,一棵树的姿态等。画面中很多细节都来自于对大自然的观察。这样的写生方式更为传统。现在受西画感染的绘制方式较多,所以很多人都深受影响去画构图,画物象了。”蒙中举例,比如观察一棵树,就去总结如何表现它的生机———冬天什么样子,夏天又是什么样子。“虽然我的表现还是笔墨的那些语言,但作品出来后,就会从精气神上得到根本变化。用古典语言表现,不会夸张和刺激。传统、旧、意象作古。深入体会,作品语言都是我自身体会的一种再现。我只是在用传统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
不变之变,实为深变
自之前在岁月艺术馆举办“笔墨旧约”个展后,近一年时间,蒙中的画面形式变化并不大,他自己也不希望有太大变化。“更多的是往深处走,而不是轻言变化。我觉得这一年多以来,笔墨比以前更显得浑厚,层次也比曾经更丰富,内容的表现也更有生机。我不提倡炫目和炫技。”
不变之变,实为深变。这次新作中有几幅“桃花”“山水”,这是较以前很不一样的系列,更多是在画古人的“诗意”。蒙中不想一味地描摹,而是想描写一种“生气”。
换个角度来说,在美学上执意追求单调,无异让画家站在刀口,一不小心,画面便会流于不折不扣的乏味。但蒙中似乎规避了这个险境。“这些年来,中国的文人画实际上是隔断了,被变异了。现在的学院派和所谓的新文人画都与宋元明清的文人画有很大区别。画作需要用人的体会来做支撑,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形式或是照搬。要事先深入内心去消化古典名画,再行创作。如何学古,是现在大家都很困惑的内容。这一点,我思考得比较多。”
高级的“平淡”,回味悠长
众多藏家钟爱蒙中画作中的题诗,看到了就拿下他的画。蒙中要传达的似乎就是这种文学性很强的人文经验:画家与观者用一种超然与冥想的心境,来看这简约的山水、物件,甚至一个背影……他笔下的小山石、花物、渔樵等,都有一种孤冷的气息,似乎涤尽尘世的沾染,是一种理想化的纯粹物质。也就是说,他描绘了一个抽离了某种现实的理想世界,残山剩水、枯树矮屋,写入纸幅,萧索但近切,留下了大量的寂静空间,代表我们的“达不到”“看不到”“够不着”。
他作品的精彩之处,还在于高级的“平淡”,造型单纯自足,清静平和,“萧疏淡远”,纯粹、素净,几乎去除了所有的感官刺激。恰好是这样静得出奇、出声便俗的“平淡”,让人回味悠长。
蒙中的名字往往被人以为是笔名,实则不然。他从小画画,高中时“愣头呆脑,只知成天躲在学校画室弄素描和水粉”,18岁生日那天画的团扇,现在看来是“不懂笔墨,只知一味的细细描画”,但这幅作品依然被行家认为“大气定成”。他的绘画与他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如果我的生活状态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的画面也一样不会具有那样的意境。安静与随性,是我的绘画和生活一体呈现的。”
蒙中在自己的《竹庵杂记》一篇《心迹笔痕》中说,“写字、画画、做文章,最难得笔下有人。世间万物皆是镜子,照出来的是人自心。以前和朋友聊天谈玩,普通众人玩物;向上一层呢,玩文化、玩艺术,玩的人少很多;最牛的玩是和自己内心玩。弘一法师出家后的字,就是和自己内心玩出来的。哲学家、艺术家,归根结底是一颗心。世界的暗淡和绝望,是大家都不相信这颗心了,宁可信其他的一切。木心说:‘人性的厚度来自深不可测的真挚的深度。\’我说:笔的留痕即是人心的留痕。”
蒙中为观者提供的美感经验,代表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感人告白。蒙中说:“人与画,不论成就与高度。我想,到最后,应该像山野间淙淙的溪流,自在至真,自有源头活水,又似一棵树———苍虬劲挺,孑然潇洒,谈笑在日月山川里。”
展/讯/
游心太玄———竹庵蒙中甲午新作品鉴会
实力派青年国画家蒙中的44件小品新作,是他一年来采摘自然、体察灵性的一次告白。
■展览时间:
1月31日~2月10日
■开放时间:
每天09∶30~17∶30
(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
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三色路38号博瑞·创意成都B座2F
■咨询电话:
028-86787718
无色与有色的对话:
杨惠姗琉璃艺术创作展
此次展览云集了重量级的琉璃作品,包括199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的同款作品、1999年分别由广东美术馆和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收藏的同款作品(一般琉璃作品同一件可制作4件或8件),以及专程从台湾空运而来的“相信,就一定能看见”系列作品,这也是这一系列首次在大陆展出。
■展览时间:
即日~2月28日
■展览地址:
春熙路茂业百货
新闻推荐
患癌跑友放弃化疗:马拉松,再救我一次 成都跑友刘英患早期淋巴癌,医生不赞成她放弃化疗,但支持她用这一方式保持好心态
作为成都业余马拉松选手中的一位大龄组女选手,53岁的刘英最近已经成了成都“跑友”圈子里的名人,她的种种“壮举”一直让不少人津津乐道:两个多月前被确诊为淋巴癌,却决定放弃化疗,选择用坚持跑步来战...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