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李秀明
开栏语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回首过去一年,成都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度坚决,步伐稳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举措,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今起,成都商报推出“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系列报道,为您全面展示2014年成都市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特色亮点和主要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成都怎么办?实践证明,成功的改革离不开顶层设计。
2014年2月24日至25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举行,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描绘了成都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确立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提出了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四化一驱动”的改革路线设计。
《决定》吹响了成都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3月26日,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系列工作细则、各专项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重要部署责任分工方案。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正式展开。紧接着,成都市委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市委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项小组等7个专项小组和改革办,作为全市推进改革的领导机构,迅速找准定位,认真履职尽责。
4月29日,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各专项小组近期工作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各专项小组2014年重点改革任务和其他专项改革方案。
8月1日,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审议有关专项改革方案、听取全市和各专项领域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
过去的一年,成都始终坚持“四化一驱动”改革路线设计,全面把准改革的全局性、关联性、协同性问题,科学确立改革的总体目标、优先顺序、主攻重点,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与中央、省委保持一致,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
改革既是自上而下,又需上下互动,既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全局统揽,也离不开基层的实践和探索。过去的一年,成都同样坚持摸着石头过河,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总体方向正确、符合本地实际、地域特色鲜明的基层改革创新实践。
过去一年,高新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推进聘用人员管理改革,以塑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创新创业文化为着力点积极推进荣誉体系建设。金牛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着力完善和推广以“基层群众工作一二三”为内容的曹家巷居民自治工作法,并将其在棚户区及危旧房拆迁改造、老旧院落整治及管理、城郊土地征收、环城生态区土地整理等领域探索推行……
2014年以来,成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年初制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了国资国企、工商登记、行政审批等方面一批具有针对性、关键性和先导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成都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有机结合,才能把改革的“设计图”变成“施工图”,把“施工图”变成“实物量”,群众才会真正见到实效。
新闻推荐
2015年伊始,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打响了主动出击的发令枪,号召苏宁18万人全面对标互联网市场,实现“三极裂变”。1月12日,张近东一改历年春季部署会春节后召开的惯例,提早举行,向市场传递了鲜明的竞争信号...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