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挑选极严 换茅工艺祖传 茅屋古韵盎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著名诗篇,草堂茅屋由此成为成都的历史文化地标。从2015年1月12日开始,杜甫草堂对杜甫茅屋故居主体屋顶进行整体维护和换草,维修工作将持续半个月。这是自2005年以来十年间,对杜甫茅屋故居最大规模的一次维护工程。成都商报记者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历史文化保护行动。
杜甫于公元760年春,得亲友资助,于成都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杜甫在草堂居住的时间,共计三年零九个月。杜甫居住在草堂期间作诗二百四十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堪称经典之作,诗中吟唱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句被人们广为流传。成都杜甫草堂已成为蜚声全球的文学圣地。
杜甫茅屋故居于1996年9月恢复重建。草堂2005年对茅屋进行过大面积的换草,10年来还进行了一些局部维护。2014年春节后,草堂古建保护部开始筹备对茅屋故居主体换草的方案。茅草选材极为严格,2014年11月,杜甫草堂副馆长王飞与古建保护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到简阳选草,到2015年1月共收集到了2.3万斤黄茅草。草堂古建保护部主任常明介绍:“茅屋屋顶选用的草不是麦草而是茅草,这是根据杜甫诗中提到的‘茅\’而决定,最大限度还原杜甫当时所居住的场景。四川浅丘地形上生长的茅草又分为丝茅草和黄茅草,黄茅草杆细、杆实、叶窄更适合茅屋盖建。”
从2015年1月12日开始,杜甫草堂正式开始对茅屋故居进行换草工作。此次茅屋故居换草专门请来了精通茅屋修建的周师傅,他也参加了1996年杜甫茅屋的重建工作,但是他那时还是一名学徒,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大师傅。周师傅说:“换茅草是门手艺活,我爷爷被人称为‘周盖匠\’,之后爷爷将手艺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了我。这门手艺,现在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十年换新茅,茅屋古韵,成都的历史文化将继续传承。
成都商报记者 王效 张直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成都顶级住宅研究发布,银泰中心全年销售近9亿元成为标杆 华悦府热销,成都精英为何热衷持有?
2014年,成都楼市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高端住宅市场,产品在同质化混战中开始出现分水岭,一批顶级住宅脱颖而出,成为整个成都市场的产品标杆。日前,锐理数据发布了2014年成都顶级住宅市场的研究报告,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