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17日,以市民代表为主体的“阅卷组”,抽检了2014年成都市“为民办实事”十大民生工程项目,实地检查验收各项民生项目完成情况。此前的12月9日,“北改”之后最大的民生工程—————《成都市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专项工作方案》全面印发。
成都人的民生福祉正在因一件件民生工程完工而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宜人成都建设也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李秀明
摄影记者 王天志
核心
提示
成华区万年场街道万兴街一号院,这个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院落在20多岁时迎来改头换面。李华(化名)在这儿住了20年,她说虽然现在房子有些旧了,院落却是近20年最新、最完备的时候。2014年11月底完成改造的老院落,在新年来临前换了新面貌。
李华今年65岁,是大院里的一位“义务和谐员”,这个别致的名字是社区居委会王主任送给她的,她还有9个伙伴,这10位“义务和谐员”的2014年,满是喜庆。
改造前
大院是脏乱差标本
2014年5月5日,是万兴街一号院居民们都会记住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施工队进了大院,开始了为期半年多的改造工程。在此之前的一号院,“简直就是脏乱差的标本”。
李华祖辈生活在盐市口附近,上世纪90年代盐市口改造,李华一家搬到了万兴街一号院。“当时这儿周边还是田地,算是城乡结合部。”“是啊,我家的田地就在这一片。”万年路社区居委会的王主任在旁插话佐证。
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李华已步入老年。房子也一样,万兴街一号院很多地方红砖裸露,防盗窗生锈,一二楼临街做生意的屋子,被烟熏得黑黝黝的。“改造前院子里已经没有平整的地方了,有一栋房子边上有一个大水坑,车子开过去的时候,水能溅到一楼的阳台里。”
更让人不放心的是安防和消防,这个居住了400多户的院落之前没有一个摄像头,也没有物管、保安人员。而消防设施,基本上没有配备。李华说因为院子里空间有限,全院又有110多辆车子,到晚上车子乱停,人经过都很麻烦,更不用说消防车开进院子里了。
还有扰了整个院子十几年的油烟问题!因为被街道环绕,院落临街的一二楼住户多把住宅改成了餐饮店。每到吃饭时间,几十个抽油烟机向院子里排放,楼上的住户只能关窗子,而院子里也是乌烟瘴气。
老鼠、蚊子、随手丢的垃圾,高空抛物、绿化带里的杂物、时常光顾且出入自由的“贼娃子”……李华说起万兴街一号院的过去,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厌憎,“简直就是脏乱差的标本”。
清洁费
从没人交到全都交
历经半年多的改造,2014年11月30日,万兴街一号院改造硬件基本完工。院子里的路面重新铺了,是沥青的,更耐用也更静音;自行车棚拆了,建起了“连心驿站”;朝院子里排放油烟的一二楼餐饮店,大多都在李华她们的劝说下改装了排气设备;原来想怎么停就怎么停的汽车,有了画得清清楚楚的泊位,不再堵在人行道上。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20年不知道物管费是何物的老院落,居民开始自觉地交纳清洁费了。
李华说万兴街一号院跟很多家属大院不一样,这里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很难组织起来,执行一些决定也很难。在改造之前,大院为了改善环境,实施最起码的清扫管理,曾经向居民试着收过“清洁费”,结果是———“根本没人愿意交,大家都在说院落环境差成这个样子,还要交清洁费,哪个交?”
曾经没人交的清洁费,现在大多数人主动来交了!李华说在改造快完成的11月初,经过商议决定开始收取一点清洁费:有车的住户每月收80元,没车的每月15元。李华解释说80元里的65元其实是停车费,15元的清洁费里,8元钱要交出去,是上面收的垃圾处理费,“实际上每户每月的清洁费只有7元钱”。就靠这7元钱,万兴街一号院的楼道、公共区域彻底告别了垃圾满地。
“直到前几天,我们院清洁费的收缴率还算不上100%,因为还有一户人家没交。”李华说,改造后院子里的环境改善有目共睹,当提出收一些清洁费时,大家都很主动。她们每月1到10日征收,前五天在大院门口办理,后五天上门办理。“没想到的是,在前五天,全院子430多户人,七八成都主动在门口收费点交了!”剩下的小部分住户,李华她们会稍晚些时候敲门问询、征收。“大家都很理解,交得也很爽快。只有一户人家始终不肯缴纳,态度也很不好,说我们是‘乱收费\’。”这户不缴纳清洁费的人家把大院投诉到了街道办、成华区政府甚至市里。李华说前不久政府来人了,问到收费项目和金额,结果“人家说我们收得没问题”。那户起初不愿缴费的人家也心服口服了,“一下子送来了此前三个月的清洁费。”
义务和谐员
“我们只做服务不拿钱”
李华她们被叫做“义务和谐员”。这个名字是社区居委会王主任给取的。说起以李华为代表的十位“义务和谐员”,王主任满口称赞:“她们之热心、肯干,我做了这么多年基层工作,真的是所见不多。而且她们真的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她们没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拿过一分钱酬劳。”
“都是退休了在家,又不愿意天天打麻将,闲不住的人。”李华说,这十人承担了大院里的方方面面杂事。油烟扰民,楼上居民很恼火啊,投诉过多次,主管部门也来过了,可就是不怎么见效。得知情况的“和谐员”就到店家游说,一起住了几十年,抬头不见低头见,话说起来就容易些,多数被投诉的商家就接受了她们的调解,做了改变。有一对邻居,门都向外开,因为过道太窄,夏天两家都开门时就会互相影响。本来是一件小事,可一来二去邻居之间相互生气,就把事情搞大了,嚷嚷着要打架。李华她们就跑过去,拉架劝人,讲道理做工作,说服一家把门改一改,一个小问题引起的矛盾就及时解决了。
她们这样出来做事,很多儿女都不同意。李华说,她有时候吃完饭就往门外跑,就跟儿女说是去打麻将。儿女们能理解她们的热心,也担心她们过于操劳,担心清官难断家务事,妈妈们这样调解家庭、邻里矛盾会得罪街坊。可妈妈们乐此不疲,而且干劲十足。
2014年12月30日,临近年尾了,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的工作人员给大院送来了一批物资,帮助规范管理。义务和谐员们忙着搬东西,试穿送来的蓝马甲、试戴保安员的帽子,把连心驿站里的桌子和沙发擦了又擦。李华她们特别感谢市物管协会,作为试点院落,协会给了硬件软件诸多援助。“有了他们的帮助,你看着吧,我们会让万兴街一号院越来越好,让住在这儿的街坊邻居们过得更舒心!”李华说。
新闻推荐
一秒钟报出一把牙签的数目、随意猜扑克牌的花色…… 挑战《最强大脑》普通人也可以
1月2日,第二季《最强大脑》再次带着科学的魅力开播,一位又一位脑力界的达人,凭借其不可思议的表现,强烈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就在人们还认为这些“最强大脑”都是生活中罕见的天才时,南京有一群小伙伴摩...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