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安机关的一支尖刀部队,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有着一个响亮而威武的名字———黑豹。
在普通百姓的眼中,特警的工作是神秘而又刺激的。但在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罗春学看来,特警这个岗位很平凡,而与处置任务时的刺激相比,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
强健的身体和灵巧的身手,让特警一大队的反恐训练如鱼得水。身材轻巧修长的队员被培养成索降手———这是凭借一根不起眼的绳索变身“空中飞人”的绝活。快速下降、精准定位、窗外侦察、伺机开枪,看上去简单的四步,却因环境不同,蕴含多种变化。而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的队友多会被选为盾牌手或破门手。罗春学表示,盾牌手不仅需要长时间单手持盾,随时通过盾牌口观察,另一只手还需持枪,保持警戒状态。
2月1日,周日。罗春学作为大队值班领导,又牺牲了一个周末。上午,罗春学安排了当日上街巡逻的值班队员,目送着他们开车驶上街头。
从去年3月起,特警上街参与巡逻防控已成为常态化任务。手持95式突击步枪、97-2式防暴枪,身着防弹背心、防弹头盔的黑豹特警,活跃在春熙路、天府广场、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防控区域,已成为平安成都的一抹亮色。
中午,执勤队员返回驻地吃饭。不仅吃饭在岗位上,特警的值班备勤人员要保证24小时在岗,夜间必须牺牲与家人的团聚。而长期同吃同住同训,让他们熟悉了解对方,建立了严丝密缝的默契。正是这份团队的默契,帮助他们完成了一个个危险的任务。正是通过一次次行动,让他们成为生死相托的弟兄。行动过程中,他们甚至无需语言,仅凭手势和眼神,便能心领神会。“真正在案发现场,特警往往是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在混杂的人群中潜入有利位置,在尽可能不惊动打击对象的前提下寻找战机。”
成都商报记者 施斌 摄影记者 张士博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讯(记者谢礼恒实习生张涵)昨天,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广益堂,著名三国研究专家谭良啸亲切开讲《祠堂千秋》,拉开2015年“历史三国·武侯学堂”寒假培训班的大幕。本次寒假培训班作为成都市未成年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