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烨)孝敬老人、给小辈压岁、买年货、添新衣、放鞭炮……春节,在这个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件事都要花钱,而且这个钱是万万不能省的。春节7天假过了大半,来晒晒你的账单?
大多数市民表示,春节花销的“重头”还是人情礼,“孝敬长辈的,给小孩子发红包,宴请亲朋……至少占了过年开支的70%。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甜蜜的负担还是有点重。“两边的爸妈红包一人1000元,亲戚的小孩子压岁每人500元往上数,加上年货、交通费啥的,回家过个年至少2万元。”市民李先生详细列出了春节的开支清单,他告诉记者,年后回去上班上半年努力偿还信用卡,下半年接着攒钱回家。
“今年儿子工作了,给我和老伴包了5000元的大红包。”家住高水的黄大爷乐呵呵的告诉记者,儿子长大了,知道孝顺父母,自己很是欣慰,“我们也不用,就帮儿子存着,这是他的心意。”黄大爷表示,今年过节主要的开销就是办年货,腌腊肉、装香肠用了1000元,各种瓜果花了500元,家里的窗花、彩灯等装饰花了300元,“还有年夜饭的食材酒水也花了一千多。”
除了发红包和办年货,春节期间的各种聚会,占了开销的“一大头”。老家在盐亭的李芸是成都一高校的研二学生,今年春节她连续参加了小学、初中、高中三场同学会。“大年初二参加初中同学会,交了500元,包括吃饭、住宿、娱乐的开销。”李芸算了算,三场同学聚会一共花掉了两千余元。
还有不少的市民选择出门旅行过年。“我们家自驾出游,主要就是油费和食宿,比较省,只花了4000余元”,市民周立群告诉记者。“我把公司发的年终奖三万块全部花光了,带着老婆、孩子出了趟国门。”前往泰国度假的赵先生表示,春节一年一次,花多少钱不重要,最可贵的是能和亲人在一起度过幸福的时光。
新闻推荐
低调、儒雅、不紧不缓的语气,初见李智,人们似乎很难把他和导游这一职业联系起来。但随着话匣子慢慢打开,他渐渐露出了真容:对各大景区的了如指掌,对天文地理各类知识的侃侃而谈,对做好本职业鞭辟入里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