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画大赛参赛作品选登。
参赛作品《秋日私语》。
上
周六,在由成都市文联和华西都市报 共 同 主办、优品道置地·黄龙溪谷协办的“芙蓉绽放”首届成都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周末写生活动中,近百名喜爱绘画的孩子,用画笔描绘美景。16日,第二场周末写生活动,将再次与成都小朋友相约黄龙溪谷,创作“在你心中的香格里拉”。届时,中国美协会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成都市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巫成金,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理事、成都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著名书法家钟杨琴笙,以及四川省书协理事、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安如,应邀担任16日现场写生导师,近距离指导小选手们的书画创作。
导师巫成金:要让孩子自由创作自由想象
“师法自然”、“因心造境”,画家巫成金无疑是真正将之运用到创作中,并且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实力派。巫成金从艺几十年至今,坚持每年深入山区写生、创作,以巴蜀山川自然风景及民俗风物为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创作出一批重彩人物画,获得画坛认可。随后,他又将人物放入山水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景交融的山水风景画,深具田园牧歌之美。
每年都会花大量时间到乡野间写生的巫成金,其速写本摞起来有一人多高。“写生是通过观察生活,来进行艺术创作。小孩跟大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大人的思维框住他们。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写生中发现美,关注生活,而不是技法。要让孩子自由创作,自由想象,他们眼中看到的一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尽情的画,心手配合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
导师钟杨琴笙:书法采风可相互交流让孩子得到激励
钟杨琴笙从小就喜欢书法,四十年未曾间断。他的书法取径宽,取法高。从二王一脉到汉魏碑版,从唐宋法帖到民间遗墨,从羲献韵致到米黄意态,从古朴凝重的石门风范到飞扬凌厉的明人气概,这种大跨度的取摄,大范围的收揽,使他建立起一种异于时人的书法视野和取舍观。近年来,钟杨琴笙在潜心研究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传承。在他看来,书法采风,现场创作,是对孩子学习书法的一种锻炼。
“孩子们可以在现场展示自己的书法技能,和观众互动,传播书法艺术,让大家近距离的角度感受书法魅力。而且现场写字,受到观者认可和赞扬的话,对他们也是一种激励。”钟杨琴笙直言,“希望看到学习书法的小朋友们,能够脚踏实地,要下力气花功夫深入经典,学习名碑法帖,继承优秀的书法传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书法要坚持练习,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导师赵安如:书画都需要采风不能关在室内创作
赵安如的书法师承传统精华,融汇古今诸体,取长补短碑帖,自成一体特色。其作品参加中国书法展、国际书法展、成都双年展、西冷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大展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曾获《中韩书画名家作品交流展》金奖、中国《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大展荣誉奖、中国文化部“金鼎奖”、中国国学研究会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书法精品奖等各项大奖。
在赵安如看来,举办少儿书画大赛,是在培养艺术新苗,意义颇大。“很有多人有一种误区,觉得只有绘画才需要写生,其实书画都需要采风,不能关在室内创作,体验生活,才更有益于创作。我希望小朋友们抓住机会,到大自然中感受我们的芙蓉城,以艺术的形式,将自己心中所想画出来,写出来。而且,写生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赵安如也有自己的艺术工作室,长期从事书法教学的他,强调比赛不是目的,是学习。他还寄语学习书法的小朋友们,“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继承传统精粹,首先要学习文化知识,不能只是就写字而写字。要深入传统的碑帖学习,学习技巧,曲法要高。还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坐冷板凳,坚持不懈。书法当随时代,翰墨要写春秋。”
华西都市报记者荀超
摄影陈羽啸
新闻推荐
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三年级4班曹家齐我家园区地下车库有一只招人喜欢的猫咪。它浑身长满灰白相间的长绒毛,圆圆的小脑袋上顶着一对金字塔般耸立的小耳朵,还嵌着一双黄宝石一样的圆眼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