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促进蓉丹开展新能源环保“产、学、研” 全面合作“成都-丹麦节能环保研讨会”在蓉召开

来源:成都日报 2015-09-16 23:16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适逢中丹建交65周年,为配合国家层面开展友好交流活动,推动成都市与丹麦霍森斯市国际友城关系进一步发展,成都市携手丹麦霍森斯市于9月14日至20日在蓉举办“2015成都·丹麦周”活动,通过学术研讨会、创意展示、文化艺术活动等,增进成都市民对丹麦的了解与认识,加深成都与丹麦在教育、养老、节能环保、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撑”,是实现区域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昨日,作为“2015成都·丹麦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的“成都-丹麦节能环保研讨会”在蓉召开。会上,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成都在节能环保技术及产业方面取得的一定成绩,并希望更好地促进成都和丹麦在新能源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同时,丹麦也希望通过在广阔的成都市场深入“实践”,向成都“取经”如何扩大化、规模化地提升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备,加深双方在环保产业“产、学、研”的全面交流合作。

蓉丹环保领域交流活跃

推动成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一直以来,成都与丹麦霍森斯市在节能环保领域交流特别活跃,并于去年在成都市成立了以促进双边企业在新能源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转移与应用为核心任务的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那么,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为何选择落户成都?

“成都和丹麦霍森斯市作为国际友城,之前在教育、养老等各领域已有深入的合作,成都高度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刚好丹麦在环保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希望在更广阔的市场将技术规模化、扩大化,双方都非常愿意在环保领域加深合作,所以,在丹麦霍森斯市、丹麦VIA大学、成都市环保局、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的共同推进下,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正式落户成都。”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项目负责人、丹麦VIA大学助理教授牟子申说。

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已成立了一年有余,成都与丹麦在“产、学、研”三方面的系统合作可谓硕果累累。据牟子申介绍,在“产”方面,今年3月,成都市兴蓉集团与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签订了《供水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在平等互利、双赢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人员互访,信息交流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在自来水厂和饮用水供应系统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同时在‘学\’方面,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一起做科研项目,培养博士生。值得一提的是,在‘研\’方面,本周我们将与四川相关部门签署《关于土地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研究合作谅解备忘录》。”牟子申告诉记者,中丹新能源环保研发应用中心成立之后,探索出多条合作模式,丹麦高校、政府、企业纷纷赴蓉业务洽谈,并在川大、兴蓉、环科院、市政院等地开展座谈,“通过组织蓉丹双边考察、会谈、培训等,加深了双边在新能源环保领域的深入了解。”

成都愿“借鉴”

水质改善土壤污染防治等新技术

目前,成都正不断地致力于研究、推广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面源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我们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无污染、少污染的高新技术。”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对此,丹麦中区政府副主管Hans Fredborg表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市民们对洁净环境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丹麦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政府与企业、高校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合作已经走在了世界绿色城市的前列,非常愿意在成都推广丹麦先进的经验技术,丹麦也需要在这片市场上将自己的技术理念规模化。

“虽然,成都市节能环保技术及产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雾霾治理、水质改善、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还亟须有所突破。”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狠抓节能环保转型升级,推进机制创新,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各方面资源,为成都市环保工作提供新理念、新技术、新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成都对环保技术的新诉求,丹麦中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丹麦学者均对可供成都借鉴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我们建立了一个全民可用的数据库,包含了丹麦每一块土地的资料,土地的用途是什么、周围环境如何、有什么样的地质结构、是否受到污染等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到。”据丹麦中区政府环境办公室主任、丹麦土地联盟代表Morten Bondgaard介绍,由于丹麦的饮用水基本来自于地下水,因此丹麦对于土壤的保护和治理非常的重视。

历时40多年统计而成的这个数据库,使丹麦的土地管理形成了系统,有利于对污染或有潜在污染危险土地的调查和治理。在介绍中,丹麦中区政府环境办公室顾问Helle Blaesbjerg也谈到这个数据库对土壤修复工程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好前期的勘测调研工作,避免我们在收集样本时的不必要步骤。”

缪梦羽 本报记者 胡清

新闻推荐

用辩证思维报道出优秀的新闻

本报讯(记者李霞)“新闻有360°,我们只是从一个缝隙看到它。然而,新闻要追求全面、真实、客观、公正,需要新闻从业者具有辩证的眼光,运用辩证的思维做出优秀、耐读的新闻作品。”昨日下午,《马克思主义...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促进蓉丹开展新能源环保“产、学、研” 全面合作“成都-丹麦节能环保研讨会”在蓉召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