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于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邀请展
今日成都市美术馆开幕
天府画派特别邀请展——“为大于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邀请展今日下午将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幕。作为近段时间成都本土最具学术价值、规格规模都颇具明显特征的大展之一,本次展览从策展之初就备受关注。
“为大于细”的意思是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川美油画系共有26名教学人员,此次就汇聚了12人的数十幅作品,堪称油画系的半壁江山,“此次展览的最大特点就是艺术家们各具个性,都有自己艺术的特点,不追求潮流和样式化,他们独立的艺术语言和选择让人印象深刻。”油画系主任李强这样介绍。
立足当下,独立个性,一脉相承,推陈出新——身兼青年教师与青年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探索与坚守并存,也许就是川美油画系之所以“川流不息”的原因。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立足当下,放眼全球
川美副院长侯宝川对展览落地成都画院、成都美术馆感到欣喜,他表示,主办方、承办方为川美的教学成果展示在四川寻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办展地。川美油画系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一支优秀教学团队,也是国家级的优秀教学团队。这些教师们立足当下,放眼全球,以开放的心态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主张,这也是川美油画系师生创作的作品总能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呈现出特有面貌,总能敏锐感受到文化环境、现实生活的变化,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的原因。这个方面,川美的年轻教师表现得尤为突出,每一次创作,立足于传统的绘画经验,同时非常重视对当代艺术的借鉴,结合社会与生命的体验,表现大家非常关心的社会问题,教学中又积极地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川美在不同的时期,紧跟时代,紧跟现实,用绘画表现他们的思想,打铁还需自身硬,川美油画系的教学、科研和创作走在了学院的前列,培养了大批的青年艺术家,有了“川流不息”的美誉。
川美副院长张杰则表示,川美油画系教师这个团队,历来重视梯队建设,在每个时期都对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展览汇聚了川美最年轻的一个教师团队的作品。他们活跃于这个世纪初,以新视角、对艺术的新理解表达对艺术的感受。这批人在川美、在当代艺术这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作品表达了他们对艺术的一种认识、对世界的看法,有自己的表现方式,和老一辈的油画教师、艺术家有所不同,他们更加关注都市生活,色彩更加艳丽,图像、图形更加简洁,想法更为明确,这样的表达方式让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与观众的互动也更具亲和力。而且,这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和四川有着极浓的渊源和联系,他们非常愿意到成都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是一个很良性的互动。
川美油画系青年教师的一次“盛装出席”
作为主办方,成都画院院长王民平昨天表示,此次展览是成都画院和成都商报、岁月艺术共同引进的大展。这也是成都市美术馆今年非常重要的展览,虽然川美身处重庆,但川美的四川情结不容置疑。“川美的油画水准是国内油画的风向标,关注川美油画、关注油画系青年教师的创作成果、创作水准和创作状态,非常有必要,很有好处。我们接下来也有计划让它成为常态性展览,每一年把他们的学术成果拿到成都来展示,与四川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这会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平台和展示空间。”
参展艺术家、川美油画系副主任王朝刚昨天表示,这次展览可谓是川美油画系青年教师的一次“盛装出席”,这个团队之前曾出过多位艺术大家,有很多艺术家类型的教师,就是这些优秀的教师保持了教学团队的高品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还不断推陈出新,也是推出新的优秀艺术家的保证。教学科研任务之外,他们在作品创作上也是不断进行试验。“这次展览,就是向大众介绍和推荐这批年轻骨干教师的创作和思想。”
油画系青年教师、艺术家罗丹昨天受访时介绍了自己的参展作品,10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年轻人的生活体验和对音乐的情怀,“原来我学了一段时间的音乐,喜欢摇滚、流行音乐的诉说方式,一直在想音乐的旋律感和画面感的有趣融合这个问题,画到一定时刻,我又加入了自己作为一个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一些复杂的情感体验,作为文化积淀深厚的一个国家,时代飞速前进,我们身处的生活有了一些变化。我非常希望这样的展览能够常态化。作为青年教师、年轻艺术家,拥有这样的双重身份的我们,让这次展览具有特殊性和特别的看点。我们这个年龄的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别不大,我觉得很好,教学模式、体验都很年轻化、开放化,分享、传承这种体验没有障碍,正是这种没有太多距离感的工作、教学和创作,让油画系的师生更为抱团和向上,交流无障碍,创作无障碍,学术争锋也无障碍。”
细微、鲜活的个人观念表达和视觉呈现
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馆长宁佳在《关于四川美术学院当代绘画创作新生态的一次观察》中提到,本次展览的立场,即通过呈现艺术家个人视角以及作品叙事来建构“自我与现实”,“个体与现场”之间的新关系。同时,将这些细微、鲜活的个人观念表达和视觉呈现作为展览首要的研究基础与表述逻辑。
正如宁佳所说,地处西南一隅的四川美院并不是都市文化的前沿,尤其在语言形态与视觉表达上,这里都不是原发的地方。“但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艺术却总能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生成了它特有的创作风貌与时代特征,有人称之为地域特色,我认为这不准确。因为无论如何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和潮流,总能还原到艺术家个体这个点上,他们总能敏感于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的变化,以艺术创作来进行回应与界定,从而形成了艺术史的发展暗线,这种特点在川美油画系近20年的形成的大批优秀青年艺术家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显然,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创作通过对当代艺术成果的消化,不仅促成了学院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实验特质,也使得多年来人才辈出成为可能。
应该说,本次送展的这些艺术家,其艺术作品在内容处理上仍继承了川美绘画的人文传统,即重视个体情感表达、注重社会主题与生命体验的契合。其作品更像是一种具有某种精神向度的创作,寻找的是物质生存压力之下的文化诉求。
展/讯
“为大于细”四川美术学院 油画系青年教师邀请展
天府画派特别邀请展
■参展艺术家:
赵卿、曹敬平、杨劲松、王朝刚、刘晓曦、熊莉钧、郑力、刘岩、罗丹、朱海、王海明、马文婷
■开幕时间:
9月26日 16:30
■展览时间:
9月26日~10月10日
■展览地点:
成都市美术馆(成都市青羊区下同仁路80号)
■主办单位:
成都画院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承办单位:
成都商报 岁月艺术
新闻推荐
5年80亿元!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这个价格还无法与五大联赛的电视转播权相提并论,但在亚洲却已经无人可敌,这也说明至少在商业价值上中超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联赛”。5年80亿元!这是昨日中超公司卖...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